传承红色文化,南京涌动“青春力量”

发布时间:2019-06-28 15:24 来源:

1.jpg

日前,“信仰的火种”——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小雨滴”志愿者2019年度红色文艺展演在雨花台干部学院举行了首演。图,东方卫报。

 南京有着丰厚的“红色家底”,如何用活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让革命先烈形象从史料中“站”起来,穿越时空,触动当代人内心?在南京,高校的大学生们积极创新形式,自觉传承红色文化,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以“青春力量”激活“红色血脉”。

 自编自导自演

 将英烈故事搬上舞台打动观众

 独舞《绽放》用逐光的女舞者象征着黄励烈士在狱中始终追求光明,情景剧《馥郁芬芳》讲述了何宝珍烈士被捕入狱后和敌人作斗争的英勇事迹,女生小合唱《我就是你》再现了丁香烈士与阿乐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故事……

 日前,“信仰的火种”——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小雨滴”志愿者2019年度红色文艺展演在雨花台干部学院举行了首演。南京高校艺术团的大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以合唱、舞蹈、情景剧、诗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了雨花英烈“两高一大”精神。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眼含热泪,掌声久久不绝。

 当晚,台上的演员,全是年轻的在宁高校大学生,也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小雨滴”志愿服务队的成员。这场以“信仰的火种”为主题的特别演出,题材全部来源于雨花英烈的故事。独舞《绽放》,用优美的舞姿展现黄励烈士的动人故事。黄励英勇就义时才28岁,是中共早期妇女领袖,曾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她曾说:“只要我活着,就一定要为革命而奋斗,直到最后一秒钟。”这个节目的舞美设计充满巧思,舞台四周全是黑暗,仅有一束追光打在舞者身上,她高高举起手臂仰头逐光,象征着烈士在狱中始终追求光明和希望。

 “青春红玫瑰,最美十九岁,慷慨赴刑场,男儿不流泪。遗憾的是,没有品尝爱的滋味……”小合唱《十九岁》讲述的是曹顺标烈士的故事。曹顺标被捕前,对一个有着共同理想的女孩萌生了初恋的情感。就义前他向难友吐露了心声:“如果我死了,只有两件事感到遗憾:一件是再不能革命;还有一件是我只活了十九年,还没有恋爱过。”因为曹顺标又名曹均,在他牺牲后,被他暗恋着的那个女孩把名字改为“纪均”,以作纪念。

 大学生们还合力创作了情景剧《最后的烈士》,该剧集雨花台众多英烈之事迹于一人,创作了“成熊飞”的形象。成熊飞在法庭之上不惧强权,坚持信仰使命,与国民党反动派舌战,体现了英烈正义理智、勇敢无畏、坚贞不屈的形象。

 此外,恽代英、郭纲琳、何宝珍、白丁香等英烈的革命事迹也通过诗朗诵、小合唱以及情景剧的形式,被生动地演绎出来。大学生们年轻而坚毅的面庞、真挚动人的演出,令观众如临其境,仿佛回到了七八十年前,那个为了捍卫理想和信仰,直面生死考验的革命岁月。

 “我们谢幕了好几次,观众仍不停鼓掌,久久不愿离去。我看见很多人的眼睛里都含着泪。”南京审计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团长解景涵说。赵良璋烈士的外甥女徐彩平被演出深深打动,“这些年轻的孩子们,能这样用心去阅读先烈的故事,去演绎那段充满理想和激情的红色岁月,传承烈士精神,我们既感动又欣慰。”

 不断创新文艺形式

 深情演绎“红色故事”

 这台演出,只是在宁高校大学生自觉传承红色文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京市诸多高校的大学生们积极投身英烈事迹的宣传讲解,不断创新丰富创作形式,用“穿越”对话、原创歌曲、剪纸绘画、舞台剧等年轻人喜欢的形式,使得英烈的故事从展板上、书本“走出来”“活起来”。

 张炽为了革命理想和妻子依依惜别、史砚芬在牺牲前和弟妹诀别、常年在外为革命奔波的冷少农写信给幼子励志、孙晓梅向母亲表明坚定的革命信仰……2015年清明节期间,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来自江苏警官学院、晓庄师范学院等学校的大学生们,深情演绎和英烈们“穿越时空的对话”,感染了现场每一个人。张炽的表侄孙俞涛说,这种“穿越对话”的效果鲜活,有感染力,让人们感觉到,烈士不仅只是高高在上供后人景仰的一个符号,更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为了救国救民的信仰,不得已忍痛抛下小情小爱。

 “轻抚雨花青石,穿梭于曾经的沧桑,镇定坚毅的脸颊,充满着坚定不移的渴望……”2015年11月,南农大音乐表演系大四学生姜斌斌带着自己原创的这首写给雨花英烈的歌曲《其实我们都一样》,走进社区,他的演唱获得了满堂喝彩。这首歌曲调优美深情,将当代青年对先烈的追思、崇敬抒发得淋漓尽致。

 姜斌斌说,为了写好这首歌,他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烈士故事,从中浓缩提炼出最让他触动的东西——为了信仰视死如归的精神。

 2018年9月,雨花台烈士陵园内举办了“信仰的光芒”——雨花英烈主题美术插图、剪纸作品展。来自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学生,纷纷拿起画笔、剪刀“刻画”英烈精神。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学生李昊灵,专门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方林学习剪纸,用心剪出成贻宾、何宝珍、冷少农、郭凤韶4位烈士的头像,并分别配上牡丹、菊花、松树和梅花等植物,象征他们坚贞高洁的品质。

 如今,“小雨滴”志愿讲解队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成员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每到节假日,南农、南审、江苏警官学院、南邮、南信工等高校的学子们,便会来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进行志愿讲解,把烈士的故事讲给来自各地的参观者们听。

 净化心灵

 英烈精神鼓舞当代青年前行

 在讲好“红色故事”的同时,这些大学生们也经历了一次次极其难忘的思想洗礼。

 曾任“小雨滴”志愿服务队南农分队副队长的汪雨蝶,在“雨滴课堂”进校园活动中,主要负责恽代英烈士和邓中夏烈士的事迹讲述,并由此对英烈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些烈士在风华正茂的年纪作出的无悔抉择,时至今日仍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

 写完《其实我们都一样》这首给雨花英烈的歌曲后,也影响了姜斌斌的人生。“当年毕业后,我在电视台得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我觉得离梦想越来越远。在我迷茫纠结的时候,是英烈的事迹鼓舞了我,英烈们为了坚持信念和梦想,舍弃了体面的工作、幸福的家庭,甚至自己的生命。想到这些,我便不再迟疑,果断地辞去了工作,回老家创业,全身心投入到我喜欢的音乐创作中。”姜斌斌告诉记者,现在自己的事业已经小有起色,写的歌曲也被北京的唱片公司看中,买下了版权。

 南京审计大学大学生艺术团舞蹈团团长李若晨,在独舞《绽放》中饰演黄励烈士。“这是我头一次演绎这样的主题,最初我在表演时非常困难,表情和肢体动作都不够到位。”她说,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特意上网查找了黄励的生平事迹,一遍又一遍地揣摩烈士当时的心理活动,去感受她在狱中经受的痛苦,以及面对绝境,依然坚贞不屈、顽强斗争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我了解了黄励的故事后,自然而然地就把自己融入了角色。为了给观众呈现出最好的状态,我每周都要排练4到5次,经常摔得腿上青一块紫一块。这次经历,对我的精神是一次洗礼。烈士们坚定的革命精神也会鞭策着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迎难而上、努力拼搏。”李若晨说。

 “我们艺术团有110名同学都参与到‘信仰的火种’展演当中。”南京审计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团长解景涵说,他们来自话剧团、主持协会、舞蹈团、声乐团等多个分会,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排练创作的过程中。从筹备、创作到排练、表演,足足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同学们白天上课,晚上和周末都扑在排练上,常常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解景涵说,通过这次演出,同学们真正走入了烈士的内心世界,每一次排练,都是信念的重温、心灵的净化,更加激发了大家作为当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接下来,他们还会带着这些原创的节目,走进南京的中学去巡演。

 “我们要让红色文化以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形式影响青年群体。”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局长赵永艳表示,文艺活动形式更生动立体,更容易被年轻受众接受,传播面更广。要不断创新传播方式,以艺术的形式讲好雨花台的红色故事,让两个不同时代年轻人的心连接在一起,让英烈精神照亮当代青年前进的道路。(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