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推出文明预约服务模式 建邺7000名志愿者同心抗疫

发布时间:2021-08-16 08:45 来源:南京日报

  集聚7000名文明实践志愿者,日夜奋战防疫一线;打通“三个中心”,创新推出文明预约为民服务模式;招募27名心理学爱好者、心理咨询师参与“心理抗疫”……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建邺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让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一个个“战‘疫’堡垒”,凝聚抗疫合力,扛起“硬核”担当。

  集聚7000名文明实践志愿者奋战抗疫一线

  “您好,需要测量一下您的体温,出示苏康码,请您配合。”

  ……

  8月13日上午,身穿红色志愿马甲,戴着红袖标,志愿者郑文龙正站在建邺区仁恒江湾城小区出入口,为过往车辆、进出行人测量体温,提醒居民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和注意事项。

  郑文龙是建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首批招募的志愿者之一,疫情发生后,他主动到社区要求做防疫宣传员。7月21日起,他一直坚守在社区防疫一线。

  “新时代的志愿精神,就是社会有需要时站出来,不分年龄大小。”郑文龙说。

  据悉,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建邺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依托“15分钟志愿服务圈”,广泛动员引导群众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开展管控值守、人员排查、疫情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区60余家“两新”组织,组建30余支志愿者队伍,奔赴全区各核酸检测点,配合开展全员检测工作……截至目前,共组织7000名文明实践志愿者参与疫情联防联控。

  哪里有志愿者,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就播向哪里。在封控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变身“暖心守护站”,成立服务保障小分队、防控疫情宣传小分队等多种志愿服务分队,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由区机关志愿者、社区居民党员自发组成的“帮帮团”“代购跑腿王”“热心马大姐”等志愿组织也应运而生,他们戴着口罩、身穿“大白”防护服、一双“铁脚板”穿行在社区楼前屋后,将居民“点单”购买的生活必需品,逐一送到家门口。

  打通“三个中心”,创新推出文明预约服务模式

  “王局,这个工单该怎么处理?”“王局,有群众反映菜价出现波动,需要现场核实。”作为建邺区市场监管局兴隆分局局长,本轮疫情发生以来,48岁的王新绪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兴隆街道所辖万达广场、金陵金盛、奥体中心、江苏大剧院等均是防疫重点场所。每天早上7点半,王新绪第一个进农贸市场、超市、便利店、药房,监督市场管理人员对进出人员进行疫情防控;到了晚上,还要针对当天的疫情防控情况,制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因此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市场监管一线的“疑难杂症收割机”。

  其实,王新绪还有一个身份——“片长”。自7月21日以来,建邺区运用文明城市创建“片长制”“路长制”“楼长制”等机制,实行防控疫情网格化管理,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发动干部员工下沉小区、集贸市场、核酸检测点等重点场所参与疫情防控。

  雨润集团党委书记钱毅是建邺高新区党工委最年长的党代表,也是一名资深的“两新”党组织书记。每天12个小时,钱毅“蹲”在检测点,引导园区企业分时分区有序检测;江苏省文明单位南京洲岛现代服务业发展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启动防疫应急预案,协助江心洲街道5个点位开启全员核酸检测;南京市文明校园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81名教师志愿者一夜集结,“抢”号上岗,分布全区5个采样点,完成核酸检测一线的“接力赛” ……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建邺区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挂钩社区,分片包网格,冲在防疫第一线,采取电话、微信等方式,把“疫”情防控知识送到百姓家中。

  此外,建邺区还贯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级融媒体中心和区政务服务中心“三个中心”,通过精准化服务,畅通基层群众需求表达渠道,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即办”延伸,推出“非急需不急办、确有需预约办、有条件在线办”的文明预约服务模式。

  招募27名心理学爱好者、心理咨询师参与“心理抗疫”

  隔离和封控区的居民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为此,建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开招募27名心理学爱好者和心理咨询师作为“心理抗疫志愿者”,面向各隔离点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这两天你睡得怎么样?”“最近抖音有个小视频特别火,你刷到没?”“心理抗疫志愿者”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免费为群众提供空中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和预防知识,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心理危机干预、缓解控制疫情带来的社会心理影响,引导人们理性应对疫情,缓解焦虑情绪。

  除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抗疫心理服务团队,由公交车“变身”而来的核酸检测车也深受居民欢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一批“红色流动”志愿者登车随行,前往居民小区“家门口”,为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提供“触手可及”的贴心服务。

  “我一个老太在家带孙子,出门走那么远做核酸检测,很不方便。现在家门口过个马路就可以检,我就赶紧过来了。”家住万科金域缇香的李奶奶说。

  此外,全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还对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1+1”结对帮扶,一个电话、一条微信,每一名党员都是“红色代办员”,在大街小巷、楼栋网格留下为民服务的身影。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