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相册》:九死犹不悔

发布时间:2023-07-04 16:50 来源:


为进一步弘扬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传媒学院和中国南京红色在线联合策划推出微纪录片《雨花台相册》,该片以雨花台烈士老照片为核心载体,配合烈士的家书、诗词、文集、日记等,讲述烈士们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

微信图片_20230704165217_副本.jpg

骆何民

1949年7月,中共上海市委作出《关于追认骆何民同志党籍问题的决定》,恢复了他的党籍,表彰了他革命的一生。

微信图片_20230704165220_副本.jpg

这张拍摄于1944年的合影中的男人就是骆何民。旁边是他的妻子费枚华,和他们的长子。没多久,照片中的孩子因病夭折。后来,他们又育有一女,取名安安。

当年,骆何民在福建省福安县从事地下工作。第二年7月,福安的党组织遭到破坏,骆何民被捕。

那已是他第六次被捕。也是此次被捕后,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早在1929年2月,为帮助扬州特委书记夏采晞隐蔽,不满16岁的骆何民被军警逮捕,第一次入狱。当时的国民党县长见骆何民还是小孩,以为很好对付,但是他错了。骆何民不仅才思敏捷、善于言辞,而且顽强不屈。

“我对自己的选择,虽九死犹不悔。”骆何民曾这样说,面对一次次打击,他不曾灰心丧气。他所期望的,不是别的,仅是他所献身的事业。

微信图片_20230704165223_副本.jpg

1945年10月9日出版的《文萃》周刊第一期

1946年9月,受多方营救第六次获释后,骆何民来到上海,虽与党组织失联,但仍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加入创刊一年的《文萃》杂志,这是中国共产党出版的政治性刊物。

骆何民多年从事新闻工作,当过记者,做过主编,文笔出色,经验丰富。加入《文萃》后,他和同事们一道,通过杂文、诗歌和漫画等,揭露和抨击国民党当局的反动政策。

同时,为了解决印刷成本高的问题,骆何民还设法开办印刷厂,不仅印杂志,还印党的其他文件和宣传品。

微信图片_20230704165226_副本.png

那时的《文萃》杂志聚集了“各党派民主人士、党内新闻记者、作家、诗人、艺术家”。影响力很大,像一把匕首,插入敌人的心脏,让国民党政府感到害怕。

1947年4月,党组织接到消息,国民党当局要封禁《文萃》,遂进行人员调整,建议骆何民暂时退出以护安全。但骆何民并没有退缩。同年7月,第10期《文萃》还未发出就被全部收缴,骆何民和时任主编陈子涛等人被捕。

这是骆何民革命生涯的第七次被捕。

他这样宽慰来狱中探望的妻子:“不要为我担心,我是这里的常客了,和以前一样,我很快就会出来的。”而此时,他心里很清楚,这一次,他撒谎了。

转身即永别。1948年12月,距南京解放不到5个月,骆何民等人被敌人活埋在雨花台。当时,距骆何民35岁生日仅剩10天。

微信图片_20230704165230_副本.jpg

临刑前,骆何民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了诀别的家书,委托狱友转交妻子。

“枚华,永别了!望你不要为我悲哀,

多回忆我对你不好的地方,

忘记我!好好照料安安,

叫她不要和我所恨的人妥协!”

“忘记我”,是一种真爱,更是一种大爱!但党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今年是

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

百年前的党员们

坚定不移 前仆后继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颗闪亮的星辰

照亮了中国革命继续前行的道路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