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0月12日,《南京日报》
1989年10月12日的《南京日报》曾刊载过一则题为《影片<豆蔻年华>受到好评》的消息。次年1月,《豆蔻年华》获全国第二届哈尔滨冰雪电影艺术节一等奖,12月,该片又获第十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
《豆蔻年华》电影海报
《豆蔻年华》是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和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一部反映中学生生活的影片,在北京和南京试映时,受到了普遍的称赞。连江泽民总书记看了该片都称赞说:“这是一部很好的影片,很美,影片的台词很好。”
电影围绕青少年的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和家庭影响等所做出的探讨,给当时正处在豆蔻年华的中学生以及他们的老师、家长们展现了新的视角,成为一代人青春的集体记忆。
80年代青春的集体记忆
《豆蔻年华》由邱中义、徐耿联合执导,张晞、苗苗、蔡向亮、周征波、王海燕、潘延等领衔主演。
《豆蔻年华》电影海报,右一为苗苗扮演的角色“姚小禾”
这部影片描写了来自贫困山区的女孩姚小禾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省城的重点中学——龙城中学,在和同学三年相处中,有过观念的碰撞,有嫉妒和背叛,有友情,最终,她迈过了人生中最困惑的门槛,成功地走向十八岁。
影片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具有时代特色的师生形象。其中,姚小禾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她和众多的女生一样,健康快乐,爱漂亮,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充满着幻想,但是她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她为人真诚、善良,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学习上刻苦钻研,笨鸟先飞,是一个上进心强的女生。
从姚小禾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上世纪80年代女中学生的精神风貌。
可以说,影片反映了青少年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与追求,赞颂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同时注重把握人物特性,成功塑造了性格泼辣的曹咪咪和含蓄腼腆的农村女孩姚小禾,使青少年在社会变革时期的特殊心理真实、细致地表现了出来。
《豆蔻年华》剧照
让电影“叫好”又“叫座”
《豆蔻年华》由南京电影制片厂主拍,联合执导该片的两名导演邱中义、徐耿分别是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和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
说起南京电影制片厂,用“屡出佳作”来评议它绝不为过。
这家制片厂原称江苏电影制片厂,始建于1958年,位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脚下、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
建厂之初,南影厂依凭江苏地域文化的优厚实力,拍摄了改编自地方戏曲的电影故事片《红色的种子》,向建国十周年献礼。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南影厂陆续摄制了40多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电影作品及10余部动画片。如《蓝盾保险箱》《小歌星》《菱角将军》《屠城血证》《你爱我吗》《早春一吻》《天网》《红发卡》《下辈子还做母子》《草房子》《刘天华》《警察有约》《叶圣陶在甪直》《考试》等等,屡屡在国内、国际获得大奖,叫好又叫座。
在电视剧制作方面,南影厂也收获颇丰。可谓春风得意,名噪一时。
六十年成长路
1989年10月14日,《南京日报》
不过,从1989年的《南京日报》里,我们看到了南影厂在社会转型期艰难跋涉的一丝痕迹。
《南京日报》1989年10月14日刊载的《南京电影制片厂在夹缝中求生》一文提到,1985年以来,中国故事片生产实行计划指标分配制,江苏虽然是经济大省,电影发行全国第一,但南影厂却不在全国14个拥有拍片权的定点厂之列。
1986年,得益于电影局允许无指标厂与有指标厂联合拍片,南京电影制片厂与福建电影制片厂合拍《屠城血证》。《屠城血证》在南京上映首轮观众达140万人次,全国发行收入达800多万元,但据文内提供的数据,南影厂仅从中得利10多万元。
《屠城血证》剧照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电视新媒介的冲击等,中国电影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节节败退。尽管上世纪90年代,电影体制改革步伐更加大刀阔斧,但新旧体制交替期的复杂博弈令电影产业在十年间备尝变革的阵痛与焦虑。
最近的几年里,南影厂(现隶属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十集电视纪录片《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三集电视文献片《孙中山与南京》、四集电视文献片《薄复礼的长征》等,这些电视片一经播出都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迈入新时代,伴随着共和国一同成长起来的南影厂,还将铸造怎样的辉煌,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记?匆匆而不被辜负的时光将给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