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载真情传递 市总工会帮困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0-03-11 11:43 来源:红色在线

1999年9月1日,《南京日报》刊载了一则关于“南京市总工会首批发放助学金”的图片新闻。那一年,南京市总工会共拿出10万元,资助南京市特困家庭新入学的大学生。

照片中出镜的三名学生都来自南京市特困职工家庭。在1999年8月31日举行的助学金发放仪式现场,刚刚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的他们,从南京市总工会的两名同志手中,接过了每人1000元的助学金。

1000元或许如今大多数家庭都可以轻松拿出,但对于1999年南京的特困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为5854元,而当时的高校学费随着高等教育全面并轨水涨船高,达到了约3000元每年。一些家境困难的学子千辛万苦考上大学,学费却成了燃眉之急。

为还原这则旧闻的来龙去脉,挖掘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我们辗转找到了站在画面右侧,为三名大学生颁发助学金的那位老同志。

她叫张宏霞,1986年在南京市总工会社会保障部任职,1997年任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主要分管扶贫帮困、促进就业创业、职工互助互济等工作。

心系教育,助学金解燃眉之急

张宏霞说,资助特困职工子女就学,是扶贫帮困的一项内容。1994年,南京市总工会正式发文实施“送温暖工程”。从1999年开始,南京市总工会向高校新入学的特困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

教育是家庭的希望,子女考上大学意味着特困家庭真正看到脱贫的希望,张宏霞说,我们一心想做的就是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1994年,南京市总工会开始着手在南京全市范围,以每月收入140元为最低标准,为特困职工建立档案。

档案初步建成,张宏霞和工会干部们就反复奔走,在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特困职工子女义务教育入学在当年就享受到了学杂费全免的待遇。

1999年,南京市总工会为特困家庭新入学大学生送上了第一笔助学金,助学的传统也从此被保留了下来,“金秋助学”成为工会送温暖工程的一个长期项目。

此外,张宏霞四处为特困职工“游说”,发动社会上的热心人士加入助学善举。通过组织结对帮扶,南京市总工会在全市企业中组织职工一对一帮扶困难家庭学生。

本地企业家刘明通过工会的渠道,连续资助东南大学的一名优秀学生长达7年,同时还安排该学生的父母来自己的企业工作,结下的深厚情谊,令人动容。

筑梦创业,下岗职工脱贫致富

这位热心资助困难学生的企业家,与张宏霞还有一层渊源。在结对帮扶困难学生之前,他自己曾是南京市总工会开展创业就业帮扶的一名帮扶对象。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南京不少市属企业难以为继,部分职工下岗回家,面临转岗再就业的难题。为了帮助他们二次创业就业,张宏霞绞尽脑汁。

1992年,一个简陋的小棚子在南京市总工会附近搭了起来。这是全市首家非劳动部门创办的职介机构,每月可以为好几百个失业的职工介绍岗位。

张宏霞和工会干部们还在广场上办集市,帮想要做个体经营的职工“练摊”。职业介绍所搞得有声有色,吸引了其他省市工会同志前来参观学习。

现如今,创业创新成为走向新一轮增长和繁荣的引擎,南京市总工会不忘初心,不断丰富和完善创业指导、创业实践、创业帮扶“三位一体”的“造血型”职工帮扶模式。

经由工会提供技术援助、专家服务,接受工会捐赠物资,获得小额创业贷款等创业成功的职工已有近万名。“跑山鸡大王”韩岫岚、“玩具大王”李新航、“卖花姑娘”尚凤霞等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据现任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刘辉介绍,由市总工会助推创业成功的企业累计创造效益270多亿元,带动就业数十万人次。

精准扶贫,互助互济保障大病职工

近年来,南京市级建档困难职工数量逐年减少,特困职工数量从2012年的2947人减至2019年的437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困难职工脱贫成效。

但仍有职工因患重特大疾病或遭遇意外事故而造成生活特别困难,对这类职工,南京市总工会将帮助其纳入临时救助、互助互济保障等制度。

为了适应我国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南京市总工会于1994年12月成立了“南京市职工互助互济会”,主要任务是在全市职工中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

据张宏霞回忆,当时南京一个小型企业每年的利润不过数十万,一旦遇到职工患重特大疾病,企业就面临生产发展和保障救助之间的两难选择。

为了给这些企业、职工筹到“救命”的资金,市总工会通过宣传和组织广大职工,发扬工人阶级团结友爱精神,按照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原则筹集基金,向致患重大疾病等特殊生活困难职工提供经济帮助。

1994年至今,南京市总工会已累计向14多万患病或遭遇意外伤害的互助会员支付互助保障待遇1.8亿元。

“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爱心不断延续,南京市总工会在全市困难职工应对生活、就业、疾病等诸多方面帮扶慰问,有效地缓解了职工的特殊困难,增强了企事业单位的凝聚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稳定职工队伍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