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 “生命之舟”热血传奇

发布时间:2019-11-26 01:00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1991年,汹涌的洪水肆虐在江苏、安徽两省。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解放军。”南京军区组织部队开赴抗洪第一线,全力支援灾区抢险救灾。

11月26日,中央军委签署命令,授予南京军区工程兵某舟桥旅特务连“抗洪救灾模范连”称号,为工程兵舟桥某旅记二等功。

1991年11月,中央军委授予某舟桥旅特务连“抗洪救灾模范连”荣誉称号,给全旅记“集体二等功”。

洪水里的坚定身影

1991年,不平凡的夏天。

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侵袭了苏皖浙沪广大地区,千万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

在此紧急关头,“生命之舟”出动了。南京军区某舟桥旅官兵奔向重灾区,转战10个市县,抢救遇险群众3万多人,转移群众15万人,创造了抗洪史上的伟大奇迹。

晓桥,位于南京市北郊江浦县,地势低洼,是津浦铁路进入南京的枢纽。6月14日,晓桥地区水位不断上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26厘米。一旦破堤,津浦线或将中断。特务连火速赶来时,铁路圩路基大堤成片下陷,塌方仍在扩大中。全连官兵排成几列横队,把一块块石料投入塌陷的豁口。泥水四溅,将战士们裹了厚厚的一层,只余眼睛和牙齿还能看得清。

7月30日,江浦沿滁圩区排除内涝

6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津浦线幸免于难。

还未来得及休整,特务连又百里行军,前往安徽定远县池河镇营救被水围困群众。

池河两岸100多个村庄淹没在水里,只听到乡亲们的呼救声不断传来。冲锋舟无法靠近村庄,战士们便打着电筒,涉水进入村庄,挨家挨户寻找。一整夜不曾停歇,87名被洪水围困的乡亲得救了。

连续50小时没有吃饭、睡觉,战士们都处在极度的疲倦之中。正在这时,上游漂来一个麦草堆,上面趴着许多受困群众。眼看草堆就要散架,三只冲锋舟冲到草堆下游,拦住去路。

连背带拽将群众救上冲锋舟,脱险之后,十多名战士终于撑不下去,昏倒在地。

在这次洪水中,很多战士的家也受了灾。舟桥旅政治部曾统计,严重受灾官兵家庭达全旅总人数的45%。

一等功臣张永葆(中)

特务连连长张永葆的家在安徽凤阳。抢险途中,他几次经过家附近,最近的一次离家只有100多米。同行的同志劝他回家看看,他只摆摆手:“抢险紧急,不看了。”

灾难面前,广大官兵留下一串串“舍家人,保他人”的动人故事。

26分钟天堑变通途

战时架通长江、平时抢险救灾,舟桥旅肩负着双重使命任务。在新的时代里,该旅也“让每块桥板融入信息血脉”。

1987年,某舟桥旅官兵在长江主航道上架设浮桥

2004年,总部向舟桥旅下达信息化条件下遂行作战工程保障课题实兵演练任务。

在长江天堑上建起浮动的“钢铁巨龙”,这对舟桥旅来说并没有困难。在当时,每块桥板都由官兵肩扛手抬,每个指令都是指挥员用旗语、口令发出,一些人对如何信息化产生了困惑。

直到半年后的总部考核来到,全旅官兵们才真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变化。

那天,长江某水域,“巨龙”从两岸向中间合龙。由于潮汐的变化,无法判断预留的闭塞口是否能够合龙。

这时,远在数公里之外的指挥部里,指挥员利用渡场指挥信息系统,测量出闭塞口仍有30厘米的宽度,可以和闭塞门桥对接。

指挥部下达命令后,浮桥顺利合龙。这件事让官兵们感触颇深——信息化虽然不能帮助他们搬桥板,却能使作业更加精准高效。

2010年,信息化条件下渡江工程保障课题进行验收考核。江面上大雾弥漫,但在卫星定位系统指挥下,门桥定位误差从过去的20米减少到5米以内,并且可以10个门桥同时定位。仅仅40分钟,一条“巨龙”飞架南北。

在透明的信息化战场,针对对手拥有各种先进的侦察手段和远程精确制导武器,舟桥旅官兵们创造了以假隐真、以扰抗打等多种手段,让千米“巨龙”隐藏于波涛汹涌江面上。

车辆通过浮桥

2019年初,如今的东部战区某舟桥旅官兵进行实战演练,模拟战场环境下26分钟内在长江天险架通1100米钢铁浮桥,完成一项近乎不可能的挑战。

秉承“千人一座桥,千人一条心”的精神,未来,这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队伍将继续创造无限可能。

参考资料:《安徽抗洪救灾纪实》

                  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