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16日晚,一连串的爆炸声,震动了整座南京城。
一架国民党空军的B-24轰炸机从大校场起飞,在投下5枚炸弹后径直向解放区飞去。
实施这次起义计划的,正是俞渤机组。
成功策动进步飞行员
大校场,自明朝以来一直都是军事教练场。1934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将此地辟为飞机场,抗战胜利后被彻底改造的大校场机场,按照国际民航标准修建,造候机楼,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一个机场。
1946年,在国民党空军第四医院当医生的地下党员林诚,利用工作上的便利,结识了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中尉飞行员俞渤等思想进步的飞行员。
1948年淮海战役前夕,林诚在和党组织商量过后,决定在南京发动飞行员驾机起义,并确定了两种起义的方式:一种是趁执行飞行任务时,将飞机飞赴解放区;另一种是采取突击方式,寻找机会抢上飞机起飞。
俞渤
其实,无论采取哪种起义方式,选择合适的飞行员才是关键。
在林诚策反的诸多飞行员中,俞渤无疑是表现最积极的那个。他曾多次与同寝室的飞行员表达过起义的愿望:“我们不能用手中的炸弹炸死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总有一天我们要飞向解放区。”
之后,俞渤找到了林诚要求加入党的地下组织,表示想要完成自己多年的愿望,即使在起义过程中牺牲了也是光荣的。党组织经过研究,批准了俞渤的请求。在这之后,俞渤又介绍发展了飞行员郝桂桥和轰炸员周作舟入党。
轰炸总统府未能成功
11月,俞渤接到了党组织的指示:抓紧时机争取起义,能够起义一架是一架。同时最好选择轰炸机,起飞后将炸弹投掷到总统府和机场,给予敌人致命的摧毁。
12月16日晚,蒋介石企图用笼络、犒赏等手段来激励士气,在国民党空军俱乐部举行电影晚会,大校场机场只有少数值勤。
俞渤等人决定抓住这一机会,当晚起义。
驾机起义的俞渤机组
8点刚过,俞渤和其他5人各自整点飞行装备,鱼贯走向B-24飞机的停机线。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他们还特地绕过了蒋介石的专机“美龄号”。
“如被敌人发现,就弄响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行动前,俞渤布置了最后的命令。
为了执行预定的轰炸任务,俞渤他们花了半个小时才找到一架加满了机油、挂满了炸弹的B-24飞机。
飞机起飞后,很快爬升到2000米,按照预定方案,机上5颗炸弹4颗炸机场,剩下一颗留给总统府。对准机场,修正轰炸航路,准备投弹……但奇怪的一幕发生了,飞机飞过了目标,却不见一点动静。
“怎么啦?”“有故障!”“再来一次!”压坡度左转弯,炸弹却在这个时候一下子下去了4颗,投偏了……他们寄希望的最后一颗炸弹也没能投准,落到了长江边的燕子矶附近。
南京大校场机场(摄于2010年)
投弹失败让机组懊恼不已。而根据事后的分析,这次投弹失败,恰恰是因为机场内另一线的地下党成员为阻止这架飞机会被派去轰炸解放区而“动了手脚”,对轰炸机的投弹系统进行了破坏。
次日凌晨3时,俞渤等5位英雄驾驶的轰炸机在解放区石家庄机场安全降落。
解放军的干部战士和民兵欢呼着从四面八方向飞机涌来,俞勃等5人在两位解放军代表的陪同下走下飞机。代表们向人群高声说:“他们是反对蒋介石打内战而起义来的飞行员!”激动的人群将俞勃等人高高地抛到空中……
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等中央领导在西柏坡得知俞渤等5人驾机起义成功后,十分高兴,立即派罗长青同志赶到石家庄,向起义人员表示慰问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