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汗水 他们留下与大桥最美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9-12-31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1/9)1968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对建成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给予高度评价。作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特大型桥梁,大桥的建成通车,实现了国人天堑架飞虹的千年夙愿,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回溯历史,喝彩与荣耀的背后,凝聚着千万大桥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

(2/9)不同于在苏联专家协助下建造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在开工之初恰逢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撤出中国,建桥所需的优质钢材也被苏联断供。这个时候,“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鞍山钢铁挑起了这个重担,在一无经验、二无技术资料的情况下,经过反复试验,生产出了16锰低合金钢,也被称为“争气钢”。

(3/9)为了节省钢材,大桥的第一任总设计师、一代桥梁泰斗梅旸春,提出大桥使用轻质混凝土桥面板,以减轻路面重量。当时,宋绍铭担任轻质混凝土大桥面板研究组组长,率领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工作组成员,用了接近半年的时间攻克了难题。为检验轻质混凝土的质量,人们将一块大桥面板架在钢梁上,一辆40吨重的履带吊车从上面缓缓驶过,当时宋绍铭和同事董德根就站在面板下,仔细观察面板是否出现裂缝。

(4/9)大桥施工过程中最难做的是水下作业,桥墩沉井井底清岩工程的潜水深度达66米,超过当时国际公认的空气潜水极限深度44米,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的技术人员经过周密测算,研制出了“水面吸氧减压法”等潜水方案,有96人次深潜水达到69至71米。图为被誉为“水下尖兵”的胡宝林工作时的情景。

(5/9)1964年,18岁的冯永祥成为大桥建设的一名装吊工,在工程局度过了自己最刻骨铭心的青春时代。1968年9月24日,大桥通车的前6天,冯永祥在刷洗公路桥背面横梁上的标语时,因吊住他的卷扬机钢丝绳被绞断,他从20多米高的公路面硬生生跌至铁路面,当场压缩性腰椎骨折、腿骨折。石膏一打就是三个月,冯永祥没能参加30日举行的大桥通车仪式,这也成了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6/9)最后28天的大会战,大桥建造者约万人,又有十多万名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涌来,“到大桥去义务劳动”成为当时最光荣的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迎来“大桥时代”,大桥也成为红极一时的“艺术主角”。曾参加施工的肖保余老人回忆:“当时的情景非常壮观,不管白天黑夜,桥头堡上都是火光四溅,和放烟花一样。”

(7/9)陈昌言是南京长江大桥最后一任总工程师,他克服了人们无法想象的困难与干扰,主持起南京长江大桥后期架设通车的全面技术工作。1968年8月中旬,铁路桥架通。首次试通车,司机说:“陈昌言不坐车头,我们不开火车!”陈昌言闻听,毫不犹豫爬上载重火车头。图为陈昌言在大桥建设工地上。

(8/9)罗时芳是南京大桥局四处业余文工团的“四朵金花”之一。她回忆,文工团平时在工班上班,做着画线工、电工、电话接线员等工作,当大桥建设遇到桥墩抢险等紧急情况,他们也要顶上去帮忙。如此一来,文工团成员从中获取不少灵感,通过节目的编排和演出,将桥工的生活状态真实呈现出来。图为文工团在大桥上的合影。

(9/9)1959年4月,任发德从大桥局首任局长彭敏的手中接到了一纸密令,前往南京拍摄选址地地形地貌和水文环境的相关照片,为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打前哨”。此后,他用镜头记录下大桥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历史时刻。铁路桥通车这天,任发德调动了一辆解放牌卡车,并在卡车上搭了一个6米高的万能脚手架,站在脚手架顶端居高临下地拍摄,这批照片后来成了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的经典影像。

【责任编辑:】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