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海峡对岸 永不褪色的枫叶

发布时间:2020-01-27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1950年1月,身在台湾的中共地下党员朱枫顺利完成任务,得到上级指示:“速回!”

即将凯旋的喜悦中,她给在上海的丈夫捎去一封信,内容只有短短的七个字:“凤将于月内返里。”

然而,这竟成了朱枫与亲人最后的诀别。

朱枫

1950年6月10日,身份被暴露的朱枫,在台北就义。

那一年,朱枫的女儿朱晓枫刚满20岁,作为一名军医,她供职于南京的华东军区卫生部。失去至亲让她痛彻心扉,但她却没有向组织打听母亲牺牲的具体情况,“没必要去打听,也不能公开纪念,我知道有纪律”。

此后60年,朱枫的遗骸始终下落不明。

直到2010年底,在各方友人努力下,朱枫烈士的骨灰才从台湾回归大陆。

“妈妈终于回来了。”已是80岁高龄的朱晓枫轻声念出这句时,感慨万千。

为了纪念母亲,她改名“朱晓枫”

朱枫,原名朱贻荫,浙江镇海人,是典型的大家闺秀,父亲是镇海渔业公会会长,家境丰殷。

在师范学校,朱枫结识了同窗好友陈修良。1923年,江浙一代军阀混战,学校提前放暑假。由于家庭破产,陈修良无家可归,朱枫便主动邀请她回家同住。

整个暑假,两人每天在一起看书读报,接触进步思想。后来,两人还一同上街参加游行,要求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

陈修良随后被校方开除,前往上海参加革命。朱枫受其影响,离家跟随前往。

陈修良把朱枫推荐给沙孟海为徒。应朱枫的要求,沙孟海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谌之,字弥明。谌,相信,诚然;弥明,永久光明磊落。

此后,朱枫为了追求光明与心中的理想,不断前行。

朱枫的名字她是参加革命工作后改的,因为这个名字普通易记。

朱晓枫也更愿意称母亲为“朱枫”,因为这是母亲在党内的名字。朱晓枫原名陈明珍,当她得知母亲牺牲时,便改了名字,以此来纪念母亲。

14岁入党,比母亲还早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朱枫毅然加入到救亡行列中。她积极宣传抗日,数次变卖家产,为革命运动捐款捐物。

朱枫

1939年夏,在浙江金华,她和几位同仁帮助台湾爱国志士李友邦筹建“台湾抗日义勇队”,并捐资800元,解决了初建时的经济困难。

考虑到自己忙于抗战事业,朱枫便把女儿送入了义勇队的“少年团”,让她跟着一群台湾少年上课学文化。

少年团的老师都是共产党员,在朱晓枫十几岁时,积极进步的思想就已经悄然生根发芽。少年团中也有秘密的党组织,她就是在这时候入党的。“1945年,我不满15岁,语文老师潘超(音)成为我的入党介绍人。”朱晓枫说。

朱枫恰巧也是在1945年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过据朱晓枫说,她比母亲更早入党。

听到母亲死讯,一点不觉得突然

1948年,朱枫奉命去香港从事地下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急需派人进入台湾,并与台湾的地下党取得联系。在考察人员过程中,组织认为朱枫有台湾的社会关系,是最合适的人选。

1949年,朱枫接受华东局对台工作委员会的派遣任务,积极准备秘密赴台。她在寄给丈夫的照片背面写道:“我已深深体验着‘真实的爱’和‘伟大的感情’,从此,将永远快乐而健康。”

1949年11月25日,朱枫从香港维多利亚码头登上了“风信子”号客货海轮,3天后,船在台湾基隆靠岸。

到台湾后,按照预先的约定,朱枫联系到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后,开始与当时的国民党“国防部”次长吴石秘密接头传递情报。

就在她顺利完成任务,即将返回大陆之前,蔡孝乾被捕,严刑拷问下,他供出了朱枫、吴石等人。

1950年6月,朱枫于台北马场町刑场就义

朱枫被羁押时,曾试图吞金自杀,但却被监视的人发现救下。1950年6月10日,朱枫与吴石一起在台北街头被枪杀,临刑时她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一个月后,组织上有关领导找到朱晓枫谈话,告知了母亲在台湾牺牲的消息。

朱晓枫听后表现得特别平静,“因为我知道妈妈所做的就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牺牲的工作”。

一条漫漫回家路,朱枫“走了”60年。如今终于归来,落叶归根,朱晓枫感慨道:“我没遗憾了,总算了结了心愿。”

朱晓枫(中)手捧母亲遗像

朱晓枫是华东医科大学的首批学生。1949年9月,她毕业后被分配到南京的华东军区卫生部,开始从事传染病、流行病防治方面的相关工作。

从朱枫到朱晓枫,那片红色的枫叶,未曾褪色。

【责任编辑:施金挺】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