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富阳龙门古镇,在一大片白墙黑瓦、具有浓郁江南风格的建筑群中,一幢马头墙高耸、楼屋参差的民居格外显眼。
鹅卵石铺就的古村道,清澈的龙门溪水从屋旁潺潺流过,这里是雨花英烈孙晓梅的旧居。
出生在书香世家的孙晓梅秉性刚烈,大胆泼辣,在封建思想浓厚的族人眼里,是个“怪女子”。
孙晓梅烈士
封建家族的“怪女子”
始读诗书即改名,是为“一怪”。
孙晓梅10岁那年,受知书识礼的母亲启蒙,开始诵文吟诗。忽一日,她翻开书卷,盯着白居易的“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诗句生闷气。
书上注释曰:小蛮乃一歌姬名。而孙晓梅的乳名也叫“小蛮”。
此后,小姑娘自作主张给自己改名“肖曼”,彻底抛弃了那个她认为有辱自己人格的名字。
当了“秀才”闯祠堂,是为“二怪”。
每年,春播秋收的季节,孙晓梅家乡的祠堂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却只允许“男秀才”参加。所谓的“男秀才”,也只不过是高小毕业的男子。
13岁高小毕业,成绩位列全班第一的孙晓梅自然称得上“女秀才”了,对于不能参加祭祀愤愤不平。
农历二月初二,阳春白日风花香,正是祭祀时节。孙晓梅领着七八名“女秀才”昂然而入,与族中长辈据理力争,要求享受同等权利。
少年时期的孙晓梅
婚后休夫,是为“三怪”。
21岁时,孙晓梅在图书馆遇到了季诚性。她以为,自己认识的,又同为教师,定能婚姻幸福。1936年,冬雪素裹之时,季孙两人结为伉俪。
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爆发。季诚性决定报考国民党中央军校,而孙晓梅则在堂弟的引导下,准备参加新四军。
志不同则道不合,踏上革命新征途的孙晓梅,毅然结束了与季诚性的夫妇关系。
步行千里投奔新四军
促使孙晓梅产生参军念头的,是一封来自堂弟孙成修的信。在新四军军部工作的堂弟在信中要她动员家乡青年参军。
新四军驻地皖南泾县,距孙晓梅的家乡富阳有千里之遥,沿途关卡林立。
孙晓梅堂弟孙成修
怎么去呢?孙晓梅灵机一动,在出发前找人开具了国民政府的“难民通行证”,打扮成难民,白天翻山越岭,晚上寻祠堂、庙宇栖身。
行至安徽旌德县境时,孙晓梅一行人遭到国民党军的拦截与关押。孙晓梅想出了个“先退后进”的主意,告诉看守人员:“不去泾县了,放我们回家。”
被释放后,他们往回走了五六里,转道进入一个小山村,在当地老农的帮助下饶过封锁线,辗转达到泾县。
夜送谭震林北渡长江
随后的日子里,孙晓梅一直跟着新四军活动。前线收集情报、筹集军粮、智除汉奸、抓捕特务……机智果敢的孙晓梅样样手到擒来,军中“一枝梅”的绰号也逐渐传开。
1941年底,为了方便在丹阳至南京一线的长江两岸开展工作,党组织决定成立中共长江工作委员会。作为得力干部的孙晓梅被调任长江工委任委员,具体负责水上秘密交通线的开辟。
她时而化装成渔家嫂子,摇着小渔船,捕鱼卖鱼;时而打扮成农妇,手拎小竹篮走亲访友;时而化装成小商贩,肩挑叫卖;时而又摇身一变成为阔太太,出入敌占区侦查敌情。
1942年5月,孙晓梅接到了一项重大任务:护送新四军第六师师长谭震林等一行人渡江去淮南华中局学习。
油画《新四军女兵——孙晓梅》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孙晓梅前前后后准备了三条护送路线,最危险的水上行程更是反复试航,掌握敌军的巡逻规律。
就在快出江时,还是遇到了点麻烦。江面上风紧水急,孙晓梅他们的船一不小心撞到了旁边的船,对方见状骂了起来。
附近码头上有伪军哨所,孙晓梅考虑到争吵有可能引起伪军的注意,一马当先跳到了对方的船上。
“我们有公事,请你们帮个忙,把船让一让。”对方船老大看见孙晓梅腰里的枪,略为一惊。孙晓梅连忙伸出四个手指向他摆摆,船老大顿时心领神会:“好说好说。”
水道疏通,孙晓梅等人很快到达了江北岸边。这时,大家方才舒了一口气。
“你们辛苦了。”谭震林临走前紧紧握住孙晓梅的手,连声道谢。
“军中一枝梅”血洒龙潭
1943年5月初,孙晓梅护送一批干部北渡后,于返回驻地途中,在句容县营防镇被日本侵略军宪兵队的特工人员所捕。
孙晓梅烈士证明书
日本宪兵小队长本木设宴“招待”,妄图诱降,孙晓梅掀翻酒席,大骂鬼子,日寇恼羞成怒。不久,孙晓梅被押到南京龙潭老虎山凹,残酷拷打,她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年仅29岁。
“二十年华运幄帷,文精武壮女中魁。昔日洒下一腔血,今朝腾起千枝梅。”多年后,曾与孙晓梅共事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书诗一首,以表达对烈士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