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来袭 战“疫”前线党旗高扬

发布时间:2020-02-05 00:10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2003年4月18,北京至上海1461次列车缓缓驶进南京火车站,一位35岁的男性乘客从2号车厢门下了车,他要转乘公交回位于江宁区的家。

他浑然不知,此前自己在天津的医院中,已被非典患者传染

非典,当时一种未知冠状病毒引发的“非典型肺炎”,一种新型的高危传染病,英文缩写SARS。

5月1日,南京市发布通报,该男子成为南京市第1例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把生死考验推到了南京人民的面前。

南京火车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使用一台新型的高效电动喷雾机对候车室进行消毒。.jpg

南京火车站工作人员使用高效电动喷雾机对候车室进行消毒。

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各种大型集会也被取消……在人们焦虑、恐慌之际,“疫情当前,党员先上”成为一种默契和共识。各行各业的共产党员们,毫不犹豫,勇于奉献,奔赴战“疫”的最前线,守护了南京城。

病毒凶险

白衣逆行

南京市第二医院是传染病专科医院,也是省市重大疫情的定点收治医院

mmexport1580796936576.jpg

如今的南京二院汤山分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医者仁心,二院的党员医生是战“疫”中最先出发的逆行者。疫情来临,他们做好应急预案;非常时期,他们吃住都在单位,确保24小时待命。

一位医生母亲值不准外出,尽管医院与家只隔一堵墙,但她无法回家照顾即将中考的儿子。

丈夫和儿子十分惦念她,特意买了一只望远镜,每天早晚有空时,都用望远镜,去寻找她穿梭在医院的哪一个角落,他们有时能看到彼此,然后挥手,那是他们对彼此的祝福。

在病毒肆虐最危险的时刻,党员医生夜以继日地救治病患,树立起为民众阻挡病毒的屏障。

抗非中,二院实现了“没有一例非典病人死亡,没有一例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双零目标,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五四三二一”

编织抗非网络

南京市玄武区丹凤街街道工委在抗非中划分了203个党员责任区,探索出“五四三二一”办法,即五份材料、四方监控、三次访视、两项记录、一人一档,科学管理医学观察人员。

“五”指隔离须知、一封信、告示、紧急通知、责任状等5份材料;“四"指左邻右舍、单元信息员、楼长、社委会四方监控;“三”指每日测体温3次、上门询问3次、报告健康状况3次;“二”指外来人员健康记录、消杀记录等两项记录。

Img215083035.jpg

南京启动非典应急预案

家住成贤街文昌桥的61岁老党员田平,不顾身体残疾、身患多种疾病,坚持每天挨家挨户上门调查,帮助社委会发放五份材料。

抗非期间,成贤街社委会累计建立了160余份健康记录,对每天的消杀工作进行登记,没有出现一次漏记现象。

采取类似措施的基层单位,在当时的南京还有很多。社区党员争先付出,群防群控,稳防稳控,有效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为抗非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层。

徒手拧瓶盖

20万个!

日常生活中,拧瓶盖并非难事抗击非典战役中,南京化建集团南京化试一厂却凭借拧瓶盖创造了一个奇迹。

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但气味刺鼻且具有极强腐蚀性直接接触可致人体灼伤

为抗击疫情,保证南京地区过氧乙酸的市场,南京市委、市政府南试一厂下达指令,开始大规模生产过氧乙酸。

2003年4月24日至5月9日,南试一厂共生产、包装过氧乙酸20.65万瓶。由于过氧乙酸并不是南试一厂的主要产品,厂里没有包装流水线。这20余万瓶的瓶盖,是40余位工人用双手一个一个拧上去的!

包装车间的17位同志全部上了战场,全厂39名机关党员干部也来参战。

天气闷热,党员郑发州年到半百,他整整花了半小时,戴上防护眼镜、口罩、帽子,围上围裙,穿上大胶靴,再戴上厚厚的两双手套,坐在了包装车间拧瓶盖岗位上。从中午12时一直到下午6时,拧了近三千个瓶盖,磨破了3副纱手套和两副橡皮手套。

在拧瓶盖中,每一位职工的手磨破了皮烧出了疤。过氧乙酸的气味呛得人睁不开眼,眼泪和鼻涕直往口罩里流……

在此之前,南试一厂每年过氧乙酸的产量不过1吨左右,而在这14天内,他们生产了134吨为南京抗击非典,备足“弹药”。

Img215083037.jpg

南京启动非典应急预案

在非典疫情防控战役中,南京市的各党员群体用责任和担当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为民众支撑起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勇气。

那一年,在鼓楼广场,数万市民自发地在“同心抗击非典,崇尚文明生活”大字上系上同心结,在写有“非典终将倒下,城市精神永存”的同心墙上签名和留言。全城同心,共克时艰最终取得了抗非战役的全面胜利。

【责任编辑:施金挺】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