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入党 新中国第一代高射炮兵

发布时间:2020-02-12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但撤守台湾的国民党妄图反攻,不断对大陆进行骚扰窜犯

除沿海地区外,南京、上海等地也屡次遭敌机空袭轰炸,使得交通运输、工业设施和部队渡海作战的准备遭受了重大破坏。

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年5月到1950年3月,国民党飞机曾先后11次对南京重要工厂、车站、码头以及居民区实行轰炸。

大校机场作为当时南京唯一的机场,自然是轰炸的重点目标

面对一次次敌袭中,一支特殊部队日夜坚守,持续百日对空作战中,他们用4门火炮猛烈还击,使得敌机一次次来袭,又一次次无功而返,机场最为重要的指挥塔台和3000米跑道完好无损

这支英雄的部队,便是新生的高炮连。

南京大校场机场

大校场反轰炸

高炮部队的存在即为参加夺取制空权的斗争,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战士从华东第三野战军直属通讯学校调往位于沈阳的高炮学校学习李肇典就是其中一位。

李肇典出生于1931年,15岁时便加入了武装民兵组织,枪林弹雨推着独轮车为前线运送补给。参军后,他跟随部队南征北战,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

在沈阳,短短三个月对空作战技术培训李肇典成了新中国第一代高射炮兵。1949年12月,李肇典所在的高炮连奉命驻守南京大校机场

频繁的警报声中,他和部队坚守了100个昼夜

轰鸣炮声中入党

保卫大校场机场,最重要的是守好指挥塔台和3000米、宽500米的跑道,二者是机场运行的关键所在。

据李肇典回忆,当时敌机来袭的警报几乎天天响起,战士们每时每刻都要保持高度戒备。

国民党派出轰炸上海的B-29型飞机

由于敌机采用的是一线投弹法,高炮连便在敌机飞临跑道前,凭借4门火炮率先发起猛烈攻击。炮火形成特殊的“阻拦火网”,迫使敌机改变航向,无法准确向跑道投弹。

作为测高班的班长,李肇典和战友选择地面目标作为标定物,实地丈量各标定物的间距,帮助炮班在敌机来袭时迅速捕捉目标,在最为合适的时机向着敌人开炮。

在高炮阵地上,在轰隆的炮声中,李肇典于1950年1月17日填写了入党志愿书,连指导员和指挥排长是他的入党介绍人

仅仅半个月多后,高炮连党支部战斗间隙召开会议,宣布营党委批准李肇典入党的决定

党组织给李肇典的评语是:“该同志战斗不怕死。”对于当时的战士来说,可谓是最高的评语和褒奖。

正当入党的喜悦洋溢在李肇典的心头,刺耳的战斗警报突然拉响。指战员随即就位,开展对空作战,轰鸣的炮声似乎成为祝贺新党员入党的礼炮。

在百日对空作战中,高炮连昼夜守卫,保证了机场指挥塔台和3000米跑道完好无损。李肇典凭借其突出表现,不仅火线入党,还荣立三等战功。

志愿书保存70年

1991年离休后,李肇典走上了红色文化宣传志愿者的新岗位。

在他的家中,保存着厚厚一叠史料,这些都是他上党课的好教材,其中就有他当年的入党志愿书。

李肇典的入党志愿书

志愿书有着战争年代特有的气息,封面写有李肇典的姓名、隶属部队等信息。为适应当时的环境,志愿书在批准入党后由个人保管随身携带,一来可以激励党员发挥模范作用,二来如有人在战场受伤或牺牲,入党志愿书就成了辨别身份的最好工具。

李肇典的入党志愿书一带就是70年,成为他珍贵的“传家宝”。他曾表示,如果说物质的“传家宝”能换来金钱和物质享受,精神“传家宝”则能带来信仰、精神、追求、操守的宝贵传承。

李肇典老人在家中

如今,每逢特殊日子,李肇典就穿上绿军装,挂上军功章,走进社区,走进学校,将他的经历娓娓道来。

【责任编辑:】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