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不拿武器却穿梭在战场的每一处角落,有人称之为“白衣天使”,他们却说自己是战士。
1950年底,在抗美援朝热潮中,南京成立抗美援朝志愿医疗团,前后共有五批团员陆续开赴前线。
首批出发的医疗团团员
九死一生的入朝之路
奔赴朝鲜战场竟这么困难,是张道中、刘承基等人怎么也想不到的。
作为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医疗团首批去前线的成员,张道中一行人出师不利,在横渡清川江时就遇到了大麻烦。
想要横渡清川江,首先得征服清川江北边一条稍小的江——大宁江。当大伙儿来到大宁江江边时,傻了眼,江面上没有一条船。
原来,战争初期,江面上的桥梁就被敌人破坏,白天车辆人马必须就地隐蔽,否则渡江就成了敌机的活靶子。
每到傍晚时分,江边人头攒动,抢修大桥的工兵、等待渡江的车辆人马全都聚集于此。
敌机在上空盘旋,时不时靠着照明弹对江面进行扫射,过江的人们只能就地临时俯卧躲避一下,待敌机转过去又继续上船、上桥。
不能耽搁了行程,张道中等人抓准时机,冲锋陷阵般跑过浮桥,赶赴清川江。随行的人中有的摔破了膝盖,有的扭伤了脚,大家仍在漆黑夜色中摸黑前进。
人生地不熟,大家边走边问前方的情况。突然,防空信号弹再次响起,大家犹豫了,该不该在警报声中继续前进?毕竟谁也不知道是否有船能顺利渡江。
休整了片刻,打听到三里路外的小码头可能会有船,大家立马动身。然而,扑了个空,众人又立马奔向15里以外的另一渡口。
但还是没有船。
夜晚,江风呼啸,气温陡降。医疗团只好坐在江边,边拿出饼干充饥边等待渡船。
直至第二日凌晨,眼看着登船的地方就要被潮水围困,大家才等来了一艘运送炮弹的船靠岸。
船工是一位朝鲜族老者,他低声喊着朝鲜号子摇着桨前行,江涛汹涌,隆隆的炮声没有停过。
志愿军女医务工作者在抢救伤病员
与医疗器械共存亡
11月底的朝鲜,已是冰天雪地,李承球和庄洁华两人抵达志愿军卫生部,被临时安排住在山沟里的一间草房中。
草草收拾了下行李,两人沉沉睡去,他们要养足精神,参加晚上举行的欢迎晚会。
战场条件虽艰苦,但由朝鲜平安南道文工团表演的战地节目精彩纷呈,大家暂时忘却了战争的残酷。
就当晚会结束时,敌机又来了。一阵轰炸声后,大家忽觉门外光亮一片。这次不再是照明弹,而是实实在在的燃烧弹!
草房立刻被点燃,刹那间场面乱作一团。
“不好!医疗器械还在屋内。”不知是谁突然叫出了声来,提醒了在场所有的医疗团队员们。
大家冒着熊熊烈火,重新冲进火场抢救药品和器械。
“要与医疗器械药品共存亡”、“保护医疗器械就像战士保护武器一样”……南京医疗团的队员们将出发前得到的叮嘱,牢牢记在了心里。
部分医疗团团员在朝鲜合影
白衣战士的衣食住行
在朝鲜,每天都是血写的日子,每寸土地都被炮耕火犁。在出发前,医疗团的队员做过战场培训,但前线的环境远比想象中恶劣,衣食住行皆成难题。
大家带的行装,仅有一条不到4斤重的薄军被,一套棉军装和一件军大衣。而且,为了防止敌机的空袭,营地内平时是不许生火取暖的。
为了克服寒冷,医疗队队员们各显神通:男同志互相紧拥在一起和衣而寝;女同志则将军被横折三叠,二层垫一层盖,棉裤半脱下紧紧包住双脚。
冬季的战场上,蔬菜供应不足,伙房用豆子泡水长出的豆芽菜成了难得的美味。“入朝后当年的除夕之夜,全队举行了一次文娱晚会,院部专门为大家送来了一些花生米,每人发了10颗仁丹糖。”多年后,队员们对那份珍贵的“新年礼物”记忆犹新。
伤员的病房,都设在一个个的洞子里,医疗队队员们每次查房、换药、打针,都得翻山越岭。积雪深厚,山陡路滑,行走十分苦难,一不小心就会从山坡滚下。
渐渐地,大家总结出了经验:上山时手攀野树枝,一步步地上行;下山时就干脆坐在雪地上,从上往下滑,快速而安全。大伙儿都笑称这种方法为“上飞机”、“下滑梯”。
每个队员身上都洋溢着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他们在极其艰苦的医疗环境中积极救治志愿军伤病员,协助野战医院正规化建设,为争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