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版“沙家浜” 芦苇荡中藏奇兵

发布时间:2020-05-07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傍晚,落日西沉,绚丽的晚霞铺满天空,倒映在石臼湖上。

晚风拂过,湖面粼粼漾动,有晚归的鸟儿成群掠起,又渐次落入密密丛丛的芦苇深处。

“嘎嘎嘎……”一阵野鸭叫声响起,一艘木船缓缓撞开芦苇丛,驶上湖面。船头,一名新四军战士匍匐着,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在确认安全后,他再次学起野鸭叫。芦苇深处很快有了回应,不一会,两艘小渔船陆续从芦苇荡中驶出。

船篙轻轻入水,三艘船慢慢聚拢在一处。船舱篷布打开,里面躺满了新四军的伤员。

这是石臼湖上的一支特殊部队。

天为屋顶 船作床

1943年4月,苏南反顽期间,新四军十六旅教导大队和四十六团在石臼湖岸的南岗一带,背水一战,击退千余日伪军。

20de46737b2b461_size21_w385_h275.jpg

鸡冠山烈士墓,埋葬有13名南岗战斗中牺牲的新四军战士

陈毅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提到:“敌寇企图全部压我投入石臼湖葬身鱼腹,我军背水一战,士气倍增,激战至夜。我军全力突击明觉寺方面之敌,敌不支溃退,撤围而去。”

为了防止日伪军再次反扑,新四军十六旅决定转移。可队伍中的50多名重伤员认为,他们如果继续随队前进,对部队行动不利,于是提出留在石臼湖养伤。

安全起见,部队找来一条大船和两条小船,留下两名卫生员和一名通讯员,让伤员们隐蔽在石臼湖边的芦苇丛中养伤。

于是,这支由50多名伤员组成的特殊部队,乘船入湖,过上了天为屋顶船作床的日子。

当时,石臼湖岸边有敌伪的据点,湖中常有汽艇巡逻。新四军伤员们初到湖上,尚未完全摸清敌情,不敢随意行船湖上。

白天,大伙就隐蔽在芦苇荡中。只有到了天黑的时候,大家才会聚湖面上透透气。

嚼生米、吃生鱼

缪清年仅十六岁,身高不到一米五,看上去还是一个小姑娘。但她临危受命,肩担重任,是一条小渔船上的卫生员,负责照料六七个重伤员。

卫生员缪清.jpg

卫生员缪清

在船上,条件极其简陋。棉衣棉被拆了,做成药棉和纱布;竹片削薄烘弯,就是镊子。

缪清每天都要给伤员清洗伤口、更换药物、浣洗沙布。每当湖上起了大雾,听着日军巡逻艇的马达声远去,缪清就和另一名卫生员迅速架起大蒸锅,将伤员们换下的纱布和衣物放到锅里蒸煮消毒。

因为害怕烟大了引起日军注意,整个过程总是匆匆忙忙,非常短暂。等到太阳出来时,总能看见三艘船上,挂满了纱布和衣物。

TIM截图20200506165417.jpg

2018年,91岁的缪清重访红色李巷

船上同样不能生火做饭,伤员们虽然带了一些米,但是只能嚼生米、喝湖水充饥。

俗话说靠水吃水。为了补充营养,队伍中的通讯员将缝衣针弯成鱼钩,又找来织补渔网的线和晾晒衣服的竹竿,凑成了一副鱼竿。没有蚯蚓作鱼饵,就用苍蝇、蚱蜢代替。

好不容易钓上一条三指宽的鱼,大家互相谦让着,把腥味十足的生鱼肉送到危重伤员的嘴里。

湖中奇兵上岸“抢粮”

尽管条件十分艰苦,大家仍然十分注重遵守纪律。一天傍晚,芦苇丛中突然传来“嘎嘎”的叫声,大家以为是野鸭,准备去捉时,发现竟是只家鸭。

随后,通讯员上岸设法找到了失主,归还了鸭子。这事很快在群众中传开了。

听说有新四军伤员在湖上养伤,有渔民主动划着小船,给伤员们送来了鲜鱼虾、咸鸭蛋和腌鱼。有个老中医还托人捎来了金银花、板蓝根、鱼腥草等消炎用的中草药。

WechatIMG42.jpg

今日石臼湖(胡潇/摄)

为了让伤员安心养伤,渔民们将船划到离芦苇荡很远的地方,一边打渔,一边放哨。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伤员的身体都恢复得差不多了。大部队也派了联络员,来接大家归队。

恰在此时,上岸买粮的缪清带回情报:洪蓝埠的日伪军抢了许多粮食,都堆在镇上一座伪军看守的仓库里,站岗的每班才两个哨兵。

大部队正缺粮呢!一个“抢粮计划”迅速制定。

当天晚上,二十多名伤愈的新四军战士带着十多名挑着稻箩的村民,在夜色的掩护下摸到了洪蓝埠。

毫无防备的伪军一触即溃。粮仓大门洞开,村民们一拥而入,麻利地将粮食扒进稻箩,挑起来就走。

三天后,这支在石臼湖上漂泊了一个多月的特殊部队,挑着一担担粮食,回到了大部队。

烟波浩渺的石臼湖上,上演了一出南京版的“沙家浜”。

WechatIMG41.jpg

石臼湖落日(胡潇/摄)

水光潋滟,他们的歌声仿佛依然在湖上回荡——

天苍苍,

水茫茫,

石臼湖上是家乡……

野鸭满天飞,

渔帆列成行,

我们生活在湖上,

我们战斗在湖上……

【责任编辑:施金挺】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