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口,南京最繁华的商圈,高楼林立。
沿中山东路往东,一幢80年代的建筑静静矗立。
淡黄色外墙立面、不到60米的楼高,让它在新街口略显黯然。
不过,门内飘出的书香,以及楼顶“南京图书发行大厦”几个大字,显示出它的与众不同——
它曾是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第一高楼、南京的地标性建筑。
时间再往前,1949年,南京解放不久,南京第一家新华书店在新街口开业。
自那时起,书店便一直陪伴南京人,迄今已有70余年。
1983年12月建成的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第一幢图书发行大厦(图片来源:南京新华书店)
如今的南京图书发行大厦(暨新街口新华书店)
用时19天,南京第一家新华书店开业
1949年4月20日,随着渡江战役总前委一声令下,百万雄师在千里战线上迎涛竞渡。
与此同时,一支特殊的队伍带着十余万册书刊,从北平一路南下。
他们经过济南、徐州到达蚌埠。恰逢解放军渡江作战,火车无法前进。在第三野战军司令部的帮助下,转乘军用卡车到达浦口,乘帆船过江进入南京。
那天,正是4月24日,南京解放第二天。
这支队伍是南下出版工作队,由中宣部出版委员会抽调的20多名干部组成,负责接管南京的国民党新闻出版企业,建立新华书店。
城内硝烟刚刚散尽,百废待兴。
新华书店旧影
南下出版工作队与华东新华书店的南下干部汇合在一起。由于已经有了天津、北平、济南、徐州等地的接管经验,他们很快确定了接管单位,工作相当顺利。
新华书店的建立也很快提上日程。
出人意料,作为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心,南京却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如正中书局、独立出版社、青年书店等,大多十分简陋。一番考量之后,大家决定在原中国文化服务社南京分社旧址(中山东路130号)创建新华书店。
经过突击工作,4月30日,南京市新华书店组建完成。5月12日,第一门市部正式开业。
这是南京解放后第一个公开陈列和出售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革命文化、科技知识等进步书刊的书店。
原新华书店内景
开业火爆,读者凌晨排队抢购《毛泽东选集》
周岩是第一代南京新华书店人。
新华书店刚开业时的情景,让他多年后仍津津乐道。
新华书店南京分店全体同志合影。第三排右起第一人为周岩
在他的记忆里,门市部虽然只有近百平方米大小,但总是一天到晚挤满了读者。“许多人如饥似渴地从早到晚依靠着墙壁、书架、书柜,站在那里贪婪地阅读革命书刊,中午也不吃饭休息。”
甚至,到了晚上关门的时候,不少人还恋恋不舍地捧着书刊继续阅读,营业员几次催促,还久久不肯离去。
对长期处于精神饥饿状态的南京读者来说,能在南京解放不久后,看到大量进步图书,实属惊喜。
那时,书店内有百余种上万册图书,包括《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将革命进行到底》等毛泽东著作单行本;《中国近代史》《中国史话》等历史和政论书刊;《暴风骤雨》《白毛女》等解放区的小说和戏剧书刊。
这些都为解放后的南京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1950年,南京刚解放不久,南京市新华书店派出流动小分队送书到军营。摄于上世纪50年代
其中,南下出版工作队带来的《毛泽东选集》,每天供应约20套,尤其受到读者欢迎。“每天早晨五六点,就有不少人在书店门口排队,希望自己有幸能够买到这部在当时条件下可称印制精美的图书。”周岩回忆道。
为了满足读者需求,门市部开业后,还成立了南京新华书店出版科,着手筹备自己印制、出版一些图书,增加货源。
南京文化地标,承载城市文学记忆
有学者说过,新街口新华书店是南京的文化地标,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南京人。
的确,这家伴随南京人70余年的书店,有着几代南京人的阅读故事。
1978年恢复高考,各种高考教材及复习资料供不应求。同年,国家出版局重印了35种中外文学名著,引发了全国各地读者的抢购。
那一年,南京各大新华书店门前的马路上,挤满了渴望已久的读者,有的读者甚至半夜就来排队等候购书,盛况空前。
正在新华书店购书的读者。摄于上世纪80年代
在很多老人的印象里,南京的新华书店都不算高大,平房或三层以下。直到1983年,南京图书发行大厦(暨新街口新华书店)建成开业。
它地面建筑13层,地下2层,楼高56米,总面积达11181平方米。开业当天,等候已久的读者如潮水般涌入,争先恐后地抢着买书,半小时左右,3个书架被挤倒,书店只能限流。
高峰时期,十几个收银员同时收银,仍是手忙脚乱。
南京图书发行大厦也迅速成为南京地标之一。作为华东地区新华书店系统最大的一个门店、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第一高楼,与金陵饭店、新街口百货商店、人民商场一同被称为新街口“三店一场”。
新街口新华书店
如今,南京图书发行大厦在新街口的高楼间不再显眼。但新华书店依旧人来人往,是南京人快乐购书、享受读书的地方,承载着南京人的成长记忆、文学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