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 这支部队守护南京60天

发布时间:2020-06-18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正式组建,军长张国华,隶属于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建制。

一年后,第18军肩负历史使命,开山筑路、挺进西藏。

鲜为人知的是,南京解放后,第18军随营学校(战争年代部队开办的直接为部队培训干部的训练机构还曾奉命守护南京,留下许多值得纪念的故事。

1949年2月18日第十八军在河南成立,不久南下,人民群众欢送子弟兵.jpg

1949年2月18日第十八军在河南成立,不久南下,人民群众欢送子弟兵

部队浩浩荡荡向长江方向进军,准备渡江南下.jpg

部队浩浩荡荡向长江方向进军

刘伯承急电

随校全建制赴南京参加接管

作为第18军军长,因为率部挺进西藏,给这片地区带去了曙光,张国华被人们誉为“佛光将军”。其实,在此之前,他还曾有一个绰号——“地主”。

zhangguohua.jpg

“佛光将军”张国华

那是南京解放之后,由于多数部队还有作战任务,刘伯承、邓小平决定抽调各军随营学校的人员来接管南京。

部署会上,刘伯承逐一询问各随校的人员情况。当张国华报出第18军随营学校有4500多人时,全场一片哗然——这个数字比二野其他各军随校学员总和还要多。

大家窃窃私语:“张军长如此富有,真是个‘地主’了!”

从此,张国华“地主”的绰号便传开了。当然,这个“地主”意为“人才地主”。

也因此,接管南京的任务便交给了第18军随营学校。

陈子植2.jpg

第18军随营学校校长陈子植

1949年5月9日,第18军随营学校接到刘伯承发来的急电,命令随校全建制速去南京做接管工作。全校师生第二天凌晨便出发,途径合肥、蚌埠等地,于18日到达南京。

三大队各自分工

有条不紊参与南京接管

1949年3月成立的第18军随营学校共分为三个大队。

一大队是原部队的班、排、连干部,有一定作战经验,是培养提拔的对象;二、三大队的学员几乎全是新参军的青年知识分子。

在南京,三大队各自分工,完成市军管会交给的不同任务。

其中,一大队负责收容遣返俘虏和散兵游勇。这是件辛苦差事,收容、遣送不分昼夜,送来就接,接了就马上送走。一大队学员两人一组,一天要走很多路,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是乱套的。但他们没有叫苦叫累,总是及时将俘虏和散兵游勇用火车或轮船运送到蚌埠、苏州等指定地点,减轻南京压力,稳定社会秩序。

战士们正在总统府院中休整.jpg

战士们正在总统府院中休整

总统府后花园.jpg

总统府后花园

二大队负责总统府等政府、军事、金融等十多个要害部门的管护工作,并严格遵循“不得走样”的原则。

第18军老战士冀文正所在的二大队八中队负责管护总统府。他记得,进入总统府后,他和同学们收拾了大门右侧一排原警卫兵的宿舍。说是收拾,其实只是将原来的物品一件件登记,堆放在一个房间里,上锁,钥匙放在队部保管。

总统府平时关闭,大楼前后各有两人站岗把守,以保持解放时的状态,任何物品不得触摸、移动,更不能占为己有。

“总统府内有多处仓库,我们虽然缺粮少油,但宁肯挨饿也不能开仓济肚。院子里水蜜桃落得满地,没人捡食;湖中的大鱼没吃过一条……首长称赞我们是合格的‘仓库保管员’。”

进行群众宣传则是三大队的首要任务。南京解放之初,还有国民党飞机轰炸破坏。学员们冒着危险,天天奔跑在市区的学校、大机关、码头、车站,大力宣传入城守则、解放军布告、全国形势等。

从5月18日到达至7月21日离开南京,第18军随营学校严格执行守护政策、遵守纪律,受到了南京党政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参加新南京首次大阅兵

获赠“仁义之师,秋毫无犯”锦旗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京期间,第18军随营学校师生们还全副武装,参与了新南京首次大阅兵。

7月初,为庆祝宁沪杭等地区解放,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十二周年、解放战争三周年,南京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和大游行。

为了这次阅兵,第18军随营学校各队加强军事训练,强调行进队形、队列变换的操练,各中队的枪支、穿戴也都统一。

到了7月6日阅兵当天,南京下起了雨,受阅队伍仍军容整齐,精神饱满。新街口检阅台上,刘伯承等党政军领导冒雨检阅五万名陆海军队伍。

1949年7月6日,刘伯承登上纪念“七七”阅兵典礼检阅台.jpg

1949年7月6日,刘伯承登上纪念“七七”阅兵典礼检阅台

驻南京部队通过新街口.jpg

驻南京部队通过新街口

随营学校师生在校长陈子植指挥下前进。他们身上背着上了刺刀的步枪,腰上扎紧皮带,皮带上系两个子弹盒和一个刺刀鞘,十分威武雄壮。

冀文正曾回忆当天的情景:“我们冒雨前进,前有交警团,后有炮兵和海军,经过美国大使馆门前时,反美、反蒋口号此起彼伏……”

入夜,各商店门口的祝贺彩灯、红旗,将全市装饰得庄丽辉煌。坚持到晚上10点归队的冀文正仍然沉浸在喜悦中:“这天的活动,让我打开了眼界,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武器,尤其大炮和坦克令我兴奋。”

守护南京的六十多天里,除了正常的学习、操练外,学校还组织多批学员到中山陵、玄武湖参观,开阔眼界。

6月19日,全校师生还集体到雨花台举行公祭,悼念被国民党杀害的十多万革命先烈。在庄严肃穆的雨花台,大家举手宣誓:“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

多年后,每每想起雨花台,铿锵有力的誓言仍回荡在冀文正的耳畔。

完成守护南京的任务后,第18军随营学校于7月21日奉命南下。离开时,南京党政军民到火车站热烈欢送,并赠以一面“仁义之师,秋毫无犯”的锦旗。

【责任编辑:耿朴凡】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