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7月,盛夏。
南京白下一户姓姜的人家,来了个投亲的“堂侄女”。
她自称姜秀琳,二十岁上下,高个子,大眼睛,一袭旗袍,大方得体。
当天,她便住了下来。
人们不知道,就是这个年轻的姑娘,前不久还是新四军战士,在根据地领导武装斗争。她来南京,是受江南区党委(由苏皖区党委改组)派遣,领导南京的地下工作。
姜秀琳自然只是化名,她的真名叫舒诚。
舒诚
抗日女杰,奉命潜入南京
来南京前,舒诚已是一名斗争经验丰富的共产主义女战士。
她生于福州一个满族家庭,早在中学时期便投身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底,16岁的舒诚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她奉命专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日夜穿梭于各大院校、工厂、农村,宣传、发动群众。在她和战友们的努力下,福州学生界、企业界的抗日剧团、歌咏团、战友社、读书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舒诚还经常在福州街头巷尾作抗日形势演讲,几乎所有闹市区都留下她的身影。很多青年人在她的动员下,径直到征兵报名处请缨出征。
在当时,舒诚就是福州当之无愧的抗日青年领袖。
1939年4月,舒诚奉调新四军军部。家人不同意,她忍痛不辞而别。此后,她辗转于安徽、江苏,曾带领武装浴血奋战,开辟抗日根据地。
舒诚在新四军
1941年7月,江南区党委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工作需要,决定开辟敌伪区大中城市工作。南京是日伪统治的“心脏”,必须挑选一位精干的人潜入。
年仅20岁的舒诚成了最终人选。
组织学生,开展抗日反伪斗争
接到任务后,舒诚脱下军装,换上旗袍,穿过敌人道道封锁线,来到危机重重的南京。
她化名姜秀琳,住到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附中学生姜秀英的家中。
姜秀英又名石轩。她在学校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曾秘密到抗日根据地参加短训班,接受党组织的训练,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金陵女大附中校园的山上合影,左起:王秀琪、朱为捐、吴静华、姜秀英
来到南京的舒诚按照指示,将江南区党委在南京的党员聚合起来,组成中共南京特委。舒诚任书记,姜秀英则是委员之一。如此一来,外人眼中的堂姊妹,实则是党内的上下级。
由于南京复杂的斗争形势,区党委给舒诚的工作方针是站稳脚跟,利用合法手段,团结群众,积蓄力量,长期斗争。
在姜家落脚后,舒诚以日语教员的身份作掩护,并通过姜秀英一个任伪保长的远房亲戚,成功搞到汪伪政府发的“良民证”。此后,她还考入汪伪南方大学经济系。
在南京站稳脚跟后,舒诚争分夺秒地开展工作。根据党组织安排,她的工作重点是组织青年学生,特别是中央大学的学生开展抗日反伪斗争。舒诚便将党员分别派入各大院校,发动、组织进行学生抗日斗争,成立秘密抗日团体——“青年救国社”。
1942年秋天,中共南京工委成立,舒诚任书记。除继续在学生中开展工作外,她又派党员到工人、店员、职员中进行活动。
领导“清毒运动”,轰动全国
抗战时期,日军在占领区大力推行“鸦片毒化运动”,南京城内鸦片馆林立,到处乌烟瘴气。
对此,舒诚领导了大规模的“清毒运动”,主持制定了斗争方略和具体行动方案。
舒诚,摄于20世纪50年代
1943年12月17日,在舒诚指挥下,青年救国社社员厉恩虞、王嘉谟带领200多名大、中学生上街游行。游行到了烟馆集中的夫子庙地区,学生们砸毁几家大的烟馆,边砸边向群众宣传禁烟。
第二天,以中央大学为首的各大、中学校3000多名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国民大会堂(今南京人民大会堂)广场,游行队伍向南直奔夫子庙。愤怒的学生们冲砸了所有的烟馆和赌场、舞厅,驱散了醉生梦死的国民渣滓。午夜时分,大家聚集在国民大会堂广场,由厉恩虞、王嘉谟点火,当众焚烧烟具、烟土、赌具。
不久,舒诚还领导成立了以青年救国社为核心的“清毒运动寒假工作团”。工作团不但查抄了“白面大王”曹玉成的家,还将南京其他地方的烟馆统统砸毁。
这场轰轰烈烈的禁毒斗争轰动全国,一时间,沦陷区相继爆发禁毒斗争和抵制日货的群众运动。
除了领导对汪伪政府的各项斗争,舒诚还秘密收集情报,及时传递给区党委。比如,汪伪陆海空军修械厂全面部署平面图,及当时一些重要的电讯消息等。
在刀尖锋刃中坚守密战,危险总是不期而遇。
一次,搜捕队气势汹汹地闯进姜家搜查,舒诚无处躲避,灵机一动钻进被窝,将被子拉到齐眉,装作害怕发抖。姜家妈妈对搜捕队说这是她的小女儿,胆小怕事。搜捕队打量了几眼,也不敢相信这个被“吓傻”的姑娘会是地下党,转身走了。
就这样,舒诚一次次化险为夷,坚持战斗,直至1944年7月奉命撤离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