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柔情 抗洪将军缔造“千年一堵”

发布时间:2020-07-30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1998年刚一入夏,珠江、闽江、长江、嫩江、松花江……中国境内全流域发生大洪水,受灾人数之众、地域之广、历时之长,世所罕见。

因洞庭湖、鄱阳湖流域连降暴雨,长江流量迅速增加。

8月7日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与5号闸之间突然决堤30米左右。洪水以4米高的落差直扑九江城,全城42万人民群众即将陷入灭顶之灾。

当天下午,57岁的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董万瑞中将临危受命,担任九江段抗洪总指挥,紧急赶往一线,率领3万子弟兵抗洪救灾。

这位“铁血将军”立下了军令状:誓与大堤共存亡!

决战九江堤

决堤之后,洪水滔天,一开始当地官兵尝试的方法已经失效,向河床里投下的沙包、废火车皮都被直接吞没,河水就像个贪婪的无底洞。

载有上百吨煤炭的驳船被两艘大型拖船牵引着向决口逼近,如同钢铁“巨鲸”卡住洪魔的咽喉。随后多艘船只被刺穿船体沉入江底,将决口堵住。由于沉船之间有空隙,洪水仍源源不断地涌入堤内,决口仍有继续崩塌扩大的危险。董万瑞与专家会商后决定环绕沉船的船舷抢筑一道弧形围堰,重筑大坝,构筑第一道防线。

抗洪一线指挥.jpg

董万瑞在抗洪一线指挥

奋战在决口上游一侧的南京军区某团官兵是抢筑围堰的主力。他们借助月光和探照灯光,同时从江堤和煤船两边抛投砂石袋和粮包。可是,湍急的水流转眼将砂袋、粮包冲得无影无踪。钢管运来了,将士们把钢管绞成栅栏,冒着随时被洪水冲走的危险,一排排地打入江底;然后飞速地抛块石、袋装碎石、钢筋笼块石和一袋袋的稻谷、蚕豆。石料流失被遏制了,堵水效果明显。部队官兵连续奋战,一个个疲惫不堪,不少人中暑、脱水。

“部队换防!”董万瑞将军一声令下,从浙江境内千里驰援的1800名官兵精神抖擞地开到了现场。一批疲惫劳累的勇士撤下去,一群生龙活虎的猛将又顶了上来。

上阵父子兵

董万瑞坐镇九江一线指挥,在装满矿石和煤炭的驳船上来回巡查,亲临每一个急难险重的位置进行具体的指挥。

五天五夜,任凭风吹雨打、烈日曝晒,董万瑞依旧坐镇大堤指挥。他说:“我要和战士在一起,决口没堵住,我绝不下来!”

董万瑞的儿子董三榕少尉也在抗洪队伍中,是大名鼎鼎的“红色尖刀连”的排长,两人被誉为抗洪“父子兵”。虽然同在一个“阵地”上,两人却很少相见。中将父亲还是在龙开河工地陪同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看望“红色尖刀连”官兵时,见到又黑又瘦的少尉儿子。

看着比自己高一头的儿子,董万瑞说:“看看你的手,还没我晒得黑。我这已经爆开第三层皮了,你至少得晒成这样才合格!”董三榕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在连队里,他已经被战士们称为“酋长”,公认是全排最黑的人。

大堤上,董万瑞指着胳膊与儿子对话.jpg

大堤上,董万瑞指着胳膊与儿子对话

铁人司令员

董万瑞是军中名将,曾出任过31军的军长,这支部队是驻扎在台海前线的英雄部队,涌现出一批军中战将。

和“铁人”王进喜一样,董万瑞也是出了名的“铁人”,以至于他手下的士兵用“不吃不喝、坚守岗位”来描述。

1941年出生于山西一个贫困家庭的董万瑞,20岁那年,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他觉得当兵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决心报效祖国,成为国家有用之人。在部队里,董万瑞表现出色,深受领导赞扬。

在董万瑞担任指导员期间,连队曾执行过一次夏季野营拉练任务。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全连在1000多公里的路上创造了“三无”的神话:无一人掉队、无一件装备损坏、无一样物资丢失。就这样,董万瑞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慢慢成长为副司令员。

董万瑞和战友一起堆制沙盘.jpg

董万瑞和战友一起堆制沙盘

在众多下属看来,董万瑞时刻“聚焦打仗”,曾提出《国防动员法》提案,还曾担任反映解放军实战演习题材的电视剧《DA师》总顾问。

越是“聚焦打仗”的将领,越是心系基层官兵。在长江抗洪中一战成名,董万瑞受到中央领导赞许,父子被各方媒体聚焦。但每提及此,老将军从来不提自己的功劳和苦劳,只说部队多好、战士多好,只说当地老百姓多好。

将军的眼泪

九江封堵决口进入最关键时刻,董万瑞连续72小时没合眼,没吃一顿热饭。

危急关头,年近六旬的董万瑞还亲自跳入水中和战士一起抵挡洪流。

“抗洪抗到水低头,堵口堵到水不流”,这是当年抗洪现场的一条标语。

在中国灾荒史上,长江干堤多次溃决,每次决口之后,人们只能望水兴叹。但1998年的夏天,在九江,董万瑞将军和士兵用血肉之躯堵住了长江干堤决口。

他们的壮举被称为“千年一堵,人间奇迹”。

滔天的洪水退去,送别抗洪战士的站台上,军列就要出发,面容黝黑的董万瑞凝望车窗,看着身上泥巴还没有洗净的士兵们,目光深沉,饱含热泪。

车站送行.jpg

董万瑞在车站为战士们送行时饱含热泪

一生历经战火硝烟、铁骨铮铮,人称“铁血将军”的董万瑞,却在面对年轻而英勇的抗洪官兵时真情流露。

摄影记者抓拍到将军柔情的一面,并把这张照片命名为《将军的眼泪》。

时光定格,这令人动容的一幕成为1998年那个夏天最珍贵的注脚。

2017年2月9日,董万瑞因病在南京逝世。回忆父亲戍守台海前哨、痴迷练兵打仗的一生,董三榕动情地说:“如果有来世,咱们一定再做‘上阵父子兵’,好吗?”

【责任编辑:】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