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为祖国铁路建设而燃烧

发布时间:2020-08-05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2006年7月1日,“世界屋脊”上响起第一声火车鸣笛。

十万筑路大军鏖战五年,终于建成钢铁大道——青藏铁路。

建设者们欢呼雀跃的同时,也默默怀念着一位已经离去的老人。

作为青藏铁路最早的勘察设计者之一,他曾几上青藏高原实地勘察,数十年关注青藏铁路建设,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他就是潘田,从南京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原铁道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兼总工程师。

潘田.png

潘田

学生运动领袖人物

1941年夏天,日伪统治中心南京,几名伪中央大学学生秘密前往茅山抗日根据地。

他们边参观边学习,吃白饭、夜行军、睡门板,过了一个多月游击队员的生活。

年仅20岁的潘田(当时名为方焜,便是其中一员。

潘田生于南京,中学时期耳闻目睹南京大屠杀惨案,让他暗下决心抗日报国。考入伪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后,潘田与同学、地下党员朱为捐秘密接触,并前往根据地学习。

在朱为捐介绍下,潘田加入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由潘田参与领导的“青年救国社(党的外围组织,属苏皖区党委系统,团结了一批爱国进步学生,打破了沦陷区学生抗日活动沉寂的局面。

当时,日寇对沦陷区实行毒化政策,南京城内烟馆林立。1943年冬天,“青年救国社两名骨干社员——厉恩虞、王嘉谟巧妙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带领青年学生砸烟馆、轰烟客,掀起“清毒”巨浪。

1943年,潘田(前右二)与土木系同学合影.png

1943年,潘田(前右二)与土木系同学合影

由于潘田是共产党员,不能作为清毒运动公开的指挥者。不过,他沉稳谦和,每当成员们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时,总是由他出面,以理服人,引导大家达成共识。

在南京的地下斗争中,潘田总是自觉遵守纪律。据时任中共南京工委书记的舒诚回忆,潘田为人诚实、守信,从不迟到或失约,见面时总是详细地汇报敌伪动态和学生情况。

1944年6月,苏皖区党委抽调舒诚、潘田等回根据地参加整风运动。

火线抢修,冲锋在前

1948年下半年,东北人民解放军组建铁道纵队,科班出身的潘田出任支队副总工程师。

自此,潘田与铁路结下不解之缘。

解放战争中,潘田与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紧急抢修铁路,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通向哪里。

这年底,国民党军队为阻止东北解放军南下,将河北滦河上的双线铁路新桥炸毁,殃及毗邻的滦河大铁桥,损伤严重。潘田与战友奉命抢修,通过勘探和分析,他大胆提出改修滦河大铁桥。为了安全,他领导技术人员详细研究、测算,抢建了一个被炸毁的桥墩。那阵子,潘田就住在桥头一个民房内,全身心投入抢修工作。

1949年1月下旬,滦河大铁桥完成修复,在平津战役支前运输中做出重大贡献。

一次,一批中央领导乘火车到西柏坡参加会议,潘田等人执行护送任务。潘田和战友坐上压道车,架起机枪,在首长列车前开道。顺利到达目的地后,贺龙握住他们的手说:“谢谢你们,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铁路,你们辛苦了!”

1953年,潘田和爱人周兰(志愿军医生)在朝鲜前线.png

1953年,潘田和爱人周兰(志愿军医生)在朝鲜前线

抗美援朝时期,潘田随军入朝参战。为了勘探研究指导抢修,他的吉普车总是穿行在工地之间。哪里抢修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为粉碎敌人的“绞杀战”,潘田和战友们创造出预设计、预测量、预施工、预计划的“四预工作法”,成倍缩短了抢修时间,创造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出色地完成了朝鲜东、中两线铁路的保障任务。

一生惦念的青藏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铁路建设极不发达,建设任务艰巨。身为铁道兵总工程师、副参谋长,潘田组织指挥了多条铁路的建设,成昆、襄渝、南疆、嫩林等许多铁路线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而潘田一生中最为惦念的,还是青藏铁路。

为考察进藏路线,他曾几上青藏高原,跋山涉水,实地勘察,获得大量一手资料。1976年,有关方面组织专家勘察青藏线,潘田主持和参与了这次勘察。从不冻泉至雁石坪,有东、西两个方案待选。潘田一行不顾海拔4500米地区高寒缺氧,踏雪沿东、西两线考察,最终确定走西线。

1976年,潘田(右一)在勘探青藏线.jpg

1976年,潘田(右一)在勘探青藏线

当年一起勘察的老战友赵懋哉曾回忆:“1976年9月9日,我们勘察青藏铁路唐古拉山段的线址。夜里风大、雪深,汽车深陷其中。55岁的潘田和大家一起推车。由于高原缺氧,许多人都要吸氧,但氧少、人多,潘老坚持不吸氧……”

20世纪90年代,身患癌症的潘田在病榻上两次给中央领导写信,畅谈青藏铁路的战略意义,建议尽早上马。2001年6月,青藏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走的就是潘田当年建议的那条路线。

只是,潘田没有等来青藏铁路建成开通。

2002年岁末,正当数万名铁路建设者将路轨铺到昆仑山隧道口时,远在北京的潘田终因病魔折磨而沉沉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潘田还多次向有关人员询问工程进度、质量。他向青藏铁路的青年建设者们发出最后的倡议:“创造创新勇克技术难关,生命为祖国铁路建设而燃烧。”

【责任编辑:耿朴凡】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