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前 续范亭愤然剖腹以示抗日决心

发布时间:2020-09-15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1935年12月26日清晨,南京郊外的中山陵,寒风凛冽雪纷飞。

苍松翠柏夹峙的山路上,出现了一位戎装整齐、愁眉紧锁的军人。只见他神色凝重地登到峰顶,眺望远方,高声朗诵诗句:“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碎。战死无将军,可耻此为最。腼颜事仇敌,瓦全安足贵。”

吟罢这首绝命诗《哭陵》,他忽然放声痛哭,快速解开衣襟,从怀中抽出佩剑,猛力向自己的腹部直刺进去。顿时血如泉涌,令不远处的游客目瞪口呆……

他就是爱国军人续范亭。

续范亭

辛亥志士,年少扬名

续范亭生于1893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前一年。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此生与国难俱来”。清军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给国人留下了深深的痛楚。续范亭在《病中自忆》中写道:“自从我稍有记忆力时,就记得‘长大了打日本’这一句话。”

续范亭年少聪慧,16岁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堂。他痛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秘密加入了孙中山等人组织的同盟会,担任孙中山的卫士长一职。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的兄长续西峰在太原、原平等地策动新军起义。续范亭闻声奔赴战场,此时的他年仅18岁。

青年军官,不辱使命。续范亭率领一个营的兵力担任部队先锋。风雪交加,天气犹如战事,战鼓声声紧迫,风雪飞舞恶劣。续范亭率领部队以锐不可挡之势远征五百里,直入大同城。续范亭以一个营的兵力在大同城坚守了40天,扬名山西,家喻户晓。

民国建立后,续范亭因反对袁世凯称帝和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遭到通缉,被迫远走他乡。

1924年开始,续范亭先后任国民军第三军第六旅旅长、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西安绥靖公署甘肃行署参谋长、新一军中将总参议。

续范亭不仅能率兵打仗,还是一位颇具文学修养的诗人。他用诗文作枪,站在军人角度抨击反动势力、保守势力,行文大胆泼辣、力透纸背。

他后来成为怀安诗社的一分子。怀安诗社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史上的第一个古典诗词诗社,林伯渠、谢觉哉、徐特立、吴玉章、朱德、董必武等人都是成员,被尊称为“怀安诸老”。他们以诗言志,以诗抒怀,辗转传递,相互唱和,集为《怀安诗抄》。其中,续范亭曾作《赠毛泽东》,以表敬佩之情。

剖腹明志,誓死抗日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无视国内要求抗日的呼声,奉行不抵抗政策,这让续范亭很失望。他多次想面见蒋介石,争取抗日,但都未能如愿。

1935年11月,续范亭以国民党党员西北地区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但此时南京的景象却与续范亭所想大相径庭:到处歌舞升平,出席会议的代表关心的不是如何挽救民族危亡,而是挖空心思争夺权利。

在下榻饭店,前来参会的代表把房间都住满了。入夜,房间里有的打麻将,有的摆酒席,好不热闹。相比之下,只有续范亭的房间冷冷清清。他曾应南京朋友约去聚会,席间屡次提起当前国家形势和民族危机,都被朋友们的劝酒打断。

一次偶然的机会,续范亭遇到了行政院院长汪精卫,没想到汪精卫听完了他的话,只淡淡回了句“事情没想象那么严重”,就托辞走开了。

在南京的一个月,让续范亭极度悲愤。12月26日这天清晨,续范亭来到孙中山的陵墓前,以剖腹来抗议国民党政府的不抗日行为。

续范亭剖腹前所写绝命诗手迹

幸亏得到及时救治,续范亭在南京中央医院住了三个月。1936年11月,刚刚伤愈的他接到杨虎城的邀请,赴西安共图抗日救国大业。1937年9月后,续范亭与共产党人合作创建山西新军,任新军抗日决死队总指挥。1940年夏,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后,日军疯狂地报复“扫荡”,续范亭奔走转战,不幸病倒。

中共中央得知后,于1941年春将他接到延安。当担架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杨家岭时,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特地走到山坡上去迎接。

1946年,续范亭在延安休养

续范亭在延安医疗休养期间,毛泽东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照顾,先后安排他在延安柳树店国际和平医院和枣园就医和休养,并安排最好的医生予以精心治疗。毛泽东与周恩来等还为之寻觅药品,并命令中共驻重庆、香港等地机构采买特效药品,就连收到国际友人赠送的名贵新药,也立即送给续范亭使用。

1947年9月12日,续范亭在山西临县都督村因病辞世,享年54岁。毛泽东送来花圈和挽联,并亲笔手书:“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横幅为“范亭同志千古”。

【责任编辑:】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