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小鬼·战斗英雄·百岁司令

发布时间:2020-10-14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2020年9月17日,原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何志聪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103岁。

这位从四川通江走出的“红军小鬼”,爬雪山、过草地,从抗日战争走到解放战争,1947年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满身伤痕记录下了那段烽火岁月。

何志聪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3年,红四方面军开创的川陕苏区初步形成,总指挥部设在了何志聪的家乡四川通江。怀着“推倒三座大山,打倒剥削阶级,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念,何志聪毅然参加了红军。

1935年5月,何志聪跟随红军从通江出发,开始了长征,当时的他尚不满18岁。

雪山上空气稀薄,缺氧严重,战士们穿着单衣艰难前行;纵横300多公里的大草地,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腐臭味的黑色泥潭,方圆数百里连鸟都很少看见。

何志聪所在的班共有12名战士,其中8名战士牺牲在了长征途中,有的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每当回忆起这段悲壮的历程,何志聪都感慨万千。

刚刚走出草地,还未来得及休整,何志聪就接到了指令:做好战斗准备。原来,蒋介石早已派部队设伏,企图趁红军大幅减员、疲惫不堪,将红军一举歼灭。

何志聪所在团的团长王近山被人们称为“王疯子”,战场上英勇无畏、敢打敢拼。在他的指挥下,何志聪和战友们只要一有机会,就集中优势兵力痛击敌人。待敌人增援部队赶到时,他们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在消灭了不少敌人的同时,何志聪他们还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过草地的郁闷很快就被胜利的喜悦驱散。

凭着一颗红心跟党走的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何志聪和战友们走出险境,前往陕北革命根据地。

轻伤不下火线

抗日战争时期,何志聪参加了奇袭阳明堡、响堂铺伏击战、白金路破击战等多场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上党战役、淮海战役等著名战役中也不乏他的身影。

频繁密集的作战,练就了何志聪过硬的战斗作风和优秀的指挥才能,“战斗英雄”这个称号对于他来说名副其实。

何志聪的身上留有多处伤疤,左腿的小腿前侧被手榴弹弹片炸伤,腿腹被子弹打穿;臀部两侧各有一个弹孔,当时子弹横穿而过,差点伤及尾骨;左手食指被手榴弹弹片炸伤,导致残疾,不能伸直……

每一处伤疤,都见证着一名战士的责任与担当。

1945年9月10日,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之时,上党战役打响了。

“我们要把仗打好,仗打得越好,对谈判越有利。”在作战动员会上,刘伯承向众人道出了这场战斗的意义。时任三纵14团副团长的何志聪,与战友们一起高呼战斗口号:“我团要坚决打好第一仗,坚决保卫抗战胜利果实。”

但事实上,这场战役打得并不容易。当时一个团下仅有两个营,且武器弹药奇缺,平均每人仅有两三发子弹。其间,何志聪所率部队多次遭到敌人的炮火轰击,他的手指也被弹片炸伤。没有去医院治疗,只是简单地包扎、打上绷带,他又很快重返作战一线。

凭借着“围城打援”“围三阙一”等战术,我军共歼敌3.5万余人,缴获山炮24门、机枪2000余挺、长短枪1.6万余支,大大提升了我党在重庆和平谈判中的地位。

夕阳映朝阳

抗美援朝回国后,何志聪率部长期坚守在南京军区最前沿的东海海防线上。

从战火中走出的他,始终把军事训练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后来在原南京军区司令部以及炮兵兵种担任领导期间,他坚持狠抓部队战斗力建设和作风培养,为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晚年何志聪

1988年,71岁的何志聪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没有选择在干休所颐养天年,而是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为灾区和困难群众捐款,为老区百姓谋福祉。

向守志等原南京军区的老将军,曾与一群学生发起“将军爷爷的期望”手拉手活动。一个老革命就是一本厚重的书,何志聪参与其中,甘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播火者”,用自己九死一生的经历,激励和教育年轻一代努力学习,将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

参考资料:《红旗漫卷——南京部分红军老战士口述长征史

【责任编辑:】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