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月的一天,一架飞机划过沈阳的上空。
全副武装的战士从飞机上一跃而下,随后一朵巨大的伞花绽开。看着降落伞徐徐下降,现场所有人都欢呼起来:“成功啦!”
这是新中国首具国产降落伞,由刚刚建立不久的南京513厂(宏光机械厂)制造。
1951年10月,新中国第一具降落伞试制成功
第一次就真人试跳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正处于经济恢复时期,抗美援朝战争的烽火又熊熊燃起。为解空军急需降落伞装备之急,航空工业局向513厂下达了试制110型救生伞任务。
513厂首任厂长王世贤是从红军时期走过来的老革命,他发扬当年长征时的精神,带领工厂众人迈开了创建降落伞工业的第一步。
为了尽早试制出110型救生伞,工厂没等收到苏联的资料和正式样品,就从东北空军部队要来了一具旧的苏制救生伞,自行摸索起来。
工人们用市场上买来的丝绸作为伞衣原材料,从国外制造的旧伞上找到可利用的金属零件,从美制弹簧床上拆下保护开伞所用的百结管。没有专门的机器设备,伞面裁剪好后就靠家用脚踏式缝纫机进行缝制。
工人缝制加工110型降落伞
当缝到背带时,众人犯了难,缝纫机根本无法扎透厚厚的背带。情急之下,工厂招了两个皮匠,按照缝皮鞋的工艺,一针一线地缝制背带,效果竟也不差。
1951年10月中旬,王世贤带着制造出的第一具降落伞前往沈阳空军部队进行试验。战士们出于对降落伞质量的信任,在未经过假人投放试验之前,就在运输机上由真人试跳了。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下降速度还是稳定性,降落伞都达到了标准。
同年12月,南京大校场机场上空又进行了第二次真人试跳。
经过不断的试制与改进,1955年,110型伞被批准定型,中国国产降落伞正式投入生产。
艰难的“一号专案”
1967年6月17日,随着新疆罗布泊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这一天,全国人民都在为这一消息感到振奋与激动,513厂的人尤甚,因为氢弹的减速系统由该厂设计研制。
利用降落伞系统为以吨计重的空投氢弹减速,对仍处于发展阶段的降落伞工业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513厂的研制周期仅有一年多,厂长张墨森和总工程师郭署将任务定为“一号专案”。
克服了高海拔、高机速、大载重等重重困难,氢弹试验用降落伞研制出来了。但在投掷模拟氢弹时,意外发生了主降落伞在空中被冲破未能张开等现象。
当时为领导原子弹的研制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15人专委,张开善为专委会办公室工程师秘书,氢弹主降落伞出现问题后,他火速赶往南京,与工厂领导沟通。
连续几天几夜的赶工,新的降落伞经由专机紧急送往新疆基地,顺利通过试验考核。
降落伞与真正的氢弹装接前的一道重要工序就是折叠降落伞,张开善曾回忆:“把降落伞打开,铺在地上,有中型会议室那么大。叠伞的过程中,他们拿掉身上和口袋里的所有东西,包括身上的像章,并且不断地检查自己衣服的扣子有没有脱落。如果有任何一件硬东西掉在伞里,后果不堪设想。”
氢弹试验用降落伞的成功研制,为后来核试验用伞奠定了设计基础,513厂的年轻技术人员也从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行设计的能力。
成立70年以来,513厂始终致力于空降空投和航空救生装备的研制开发,在“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道路上前进。
参考资料:《雨花文史》
《“一号专案”任务揭秘——记我国第一颗氢弹用降落伞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