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甄审斗争,以青春之名永不妥协

发布时间:2020-10-20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迁回南京。一时间,接收大员满天飞,“五子登科”接收忙。

就在人民感到失望、发出怨言的时候,国民党还侈谈“气节”,把原沦陷区内各级学校的教师一概称为“伪教师”,大中学校的学生则被称为“伪学生”,规定要对他们进行甄审考试。这种歧视和侮辱,终于引起公愤。

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南京的学生为争取读书权利而与国民党当局展开斗争。

甄审与反甄审,猛然碰撞出抗争的火花。

中学生罢考

1945年9月26日,国民党政府发布《收复区中等以上学校学生甄审办法》,称:原沦陷区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学生为“伪学生”,要一律进行甄审和训练。“甄审科目一律考国文、英文、三民主义”,还要“标点批注国父遗教与《中国之命运》,呈交主兴研读报告与学术论文各两万字以上”。甚至教职员也不能幸免。

甄审办法一出,就意味着盼到“中央”来了以后仍然在失业、饥饿、贫困中苦熬的人们,不仅生活、出路毫无保障,头上还会扣上一顶“附逆”的帽子,坠入更深的苦难。

就在青年学生彷徨的时刻,中共南京工委因势利导,号召同学们“以斗争求生存,以斗争求胜利”,并推动学生开展了反歧视、争生存、争读书权的抗争。

南京的反甄审斗争是从中学开始的。当时规定受甄审的1600余名中学生在学校被解散,师生失业、失学的情况下,几次向教育部驻京沪区特派员请愿,要求政府迅速接收学校,继续上课,抗议侮辱性的“伪学生”称呼,反对甄审考试,但都没有结果。南京市教育局宣布,10月29日为中学生甄审考试时间。

10月,中大实中、模范男中、模范女中、国立师范四校的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秘密成立了“四校联合反甄审筹备会”,在多次请愿无结果的情况下,筹备会决定组织罢考,集体抵制甄审。29日这天,设在金陵大学的考场内学生寥寥无几。当局恼羞成怒,竟出动宪兵到各校拖押学生上考场,给已进考场的学生分发干粮,不许回家吃饭,又拘捕了5名罢考的学生。尽管如此,参加考试的学生只有500多人。

由于大多数学生罢考,当局只好宣布11月4日补考,并作出让步,许诺只要参加考试,都可以进临时中学读书,今后不再称“伪学生”等。中共南京工委考虑到斗争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胜利,便指示所属党员,动员积极分子和广大学生抓住有利时机参加考试,争取全部学生复学读书。这样,先后约有1450名学生参加了走过场的“甄审”考试。

南京中学生的“反甄审”运动,是抗战胜利后党领导的南京学生运动的起点,也是同年11月南京大学生“反甄审”运动的前奏。

微信图片_20201014165328.jpg

国立中央大学

临大补习班

在中学生的“反甄审”运动取得胜利的同时,中央大学等校的学生也在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反甄审斗争。

中大学生为反对歧视,争取秋季开学,先后采取了请愿、呈文、召开记者招待会等多种方式。在地下党员钟沛璋、史正鉴等同学的倡导下,成立“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10月10日,学生自治会乘南京举行“双十节”游行的机会,上书蒋介石,并将此文当面交给了检阅官——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在呈文中,学生们提出希望政府纠正歧视政策,承认学生学籍,立即准备秋季开学,改善学生生活现状等要求。

10月12日,教育部门宣布:南京、上海、天津、北平四处将设立临时的大学补习班,派王书林为南京临大补习班主任。但仍声称:学生必须先行登记甄审后,才能进补习班。

11月,中大学生三次到教育部京沪区特派员办公处请愿,要求承认学籍,开办正式大学,反对甄审。当局拒绝学生提出的要求。但是由于各地学生抗争强烈,教育部为缓和矛盾,将原定的“先甄审,后补习”改为全部先行补习,并宣布南京临大补习班于12月1日开学,学宿费一概免收。

南京临大补习班开学后,班主任王书林热衷于物资接收,无暇顾及学生。补习班宣布正式开课以后,工学院、医学院学生被遣送上海就读,食宿费须自行解决。南京的2000多名学生仅有20余间教室。学生宿舍缺水断电,生活补助也遥遥无期,为此,怨声日高一日。

1946年1月6日上午,数百名学生找王书林说理。王书林态度傲慢,引起学生的公愤。一学生拿起一只人头标本“骷髅头”向王掷去,王的眼部被划伤。随后,学生们拉着王书林到教育部请愿,时值寒冬,学生从中午等到深夜。

凌晨3时许,军警冲进教育部大院驱赶学生,乘乱带走了王书林。几名请愿学生被军警逮捕。在学生的抗议和要求下,南京市长马俊超下令放人,教育部次长杭立武也允诺将妥善解决有关问题。7日清晨,请愿学生列队回校。

事后,教育当局以煽动学潮、聚众殴伤政府委员、扣押王主任等罪名,宣布开除于柏青等14名学生。地方法院以殴打师长罪名拘捕了8名学生自治会骨干。

野火烧不尽

一时间,南京新闻界对事情的前因后果、孰是孰非,众说纷纭,社会各界也极为关注。

1946年1月9日,南京临大补习班学生宣布罢课,10日以《我们的哭诉》和《要求正义的裁判》为题,发出告《全国同学书》和《告全国同胞书》,披露临大补习班同学的处境,抗议当局的迫害,呼吁社会各界的同情与支持。

1月24日,被捕的8名学生联名写下绝命书后,绝食抗议所受迫害。24日晚,临大学生紧急商议,25日起停课,直至此事获公正解决为止。翌日,数百名学生到新街口游行,到监狱探望的学生和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学联等外地院校、团体发来声援函电,开展声援活动。

首都地方法院在1月30日下午公开审理此案,8位义务辩护律师为学生进行了有力的辩护。下午6时许,法院宣布8名被捕学生无罪释放。

8位同学刚出牢门,临大训导长吴兆棠就以“爱国主义”名义,要挟他们带头参加反苏、反共的“反对东北特殊化”示威游行,他们当即托辞拒绝。

于是当局强行将他们送到上海临大和复旦大学就读,试图分化瓦解南京学生的进步力量。但学生运动依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同学又继续加入了“一二·一同学会上海分会”,参加到反饥饿、反内战运动的行列中去。

学生反甄审斗争,是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南京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第一次直接斗争。经过这次斗争的大学生成为此后南京爱国学生运动的骨干和主力军,继续谱写更加辉煌的爱国学生运动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