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 钟山脚下的红色摇篮

发布时间:2020-11-02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1949年5月4日,南京解放不到半个月,中原军政大学由河南迁入南京,被正式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以下简称“二野军大”)。

  根据中共中央“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们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的要求,二野军大扩编招收学员,为我军培养军政干部,成为当时全国招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军事院校。

  二野军大南京校史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离休干部马光汝,就是在当时考入二野军大。对于钟山脚下的那段革命往事,马光汝记忆犹新。

  万人考军大

  解放初期,南京地区知识分子比较集中,除了本地大中学生外,还汇集着大量外地学生和失学失业青年。

  1949年5月11日,《新华日报》在第一版显著位置登载的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迁此不日开始招生》,引起强烈关注,问询招生事宜的人络绎不绝。

  5月13日,《新华日报》正式刊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招生简章》,宣布自5月18日起正式接受报名,除在苏浙皖多地设立分考点外,南京市设四个招生处,另在中山北路原国民政府联勤总部旧址设立临时报考处,为外地考生提供免费食宿。

  当时,马光汝和同学看到招生简章后都非常兴奋,商量要去报考试一试。他们来到二野军大第一招生处——位于新街口的南京社会服务处大楼报名,只见楼上楼下排起长队,一直排到门外40多米,人山人海全是报名者。拿到报名表后,马光汝当即填报了特种兵科和无线电通信专业。

  根据校方规定,报名考生5月中旬在建邺路原中央政治大学内参加文化考试,科目为国文、数学、政治。国文主要是一篇作文和文学知识,数学以初中代数、几何为主,政治则以时政题目居多,如国共和谈中共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要惩办哪些战争罪犯等等。

  随后,考生在新街口原中央储蓄银行大楼内进行体检和口试。月底录取名单在新街口张榜公布,现场人行道、马路边和慢车道上全站满了人。

  据当时的《新华日报》报道:“该校这次在南京所录取的新生,共14867人。现已报到者11000多人,远道者尚正在陆续办理报到手续。据该校招生委员会统计:这次报名应考者共21237人,男生占84%, 女生占16%;大学程度毕业或肄业者占14%,高中程度者占57%,初中毕业者占29%。”

  司令员当校长

  按照因陋就简选校址的原则,二野军大校址设在孝陵卫,原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旧址(位于现南京理工大学),分为4个总队22个大队,刘伯承司令员兼任校长和政治委员,徐立行任教育长,刘华清任校党委书记和政治部副主任。

  马光汝至今仍记得报到当天中午饭的情景:炊事员用扁担挑来竹篮装的小米饭,旁边一个大铁皮钵子装满了炒包菜,接着每人发一个搪瓷碗,只听值班分队长一声哨音,大家以班为单位围蹲在路边开始用餐。这就是他在部队的第一顿饭。

  晚上学员们住宿在平房里,一个班一间房。夏季酷热难当,房间里只有一顶白纱蚊帐,地上铺着草席,12个人挤在蚊帐里,一开始都睡不好觉。

  第二天早饭后,全体集合开会,部队首长向全体学员训话。平生第一次,马光汝和同学们听到“人生观、世界观、检讨、批评”这些词语,似懂非懂,既新鲜又震撼。

  当时生活环境艰苦,总队领导带领大家修整道路、翻盖厕所,自力更生改善条件。

  没有固定教师,没有正规课本,学校通过全校性大报告与总队系列讲课相结合、大队辅导与自学相结合、分班讨论与联系思想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

  二野的领导同志亲自给学员作报告。特别是刘伯承司令员的《革命是要流血的,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邓小平政委的《过关问题》等报告,字字千钧,对学员影响深远。

  进军大西南

  1949年8月19日,刘伯承、邓小平向二野军大下达了向西南进军的命令。

  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二野军大全体人员分成3个梯队,走出钟山脚下的红色摇篮,沿不同路线分期分批向西南进发。

  马光汝和首批进军西南的学员共四千余人被编为第一梯队,除枪支和干粮外,每人还发两双力士鞋和一个米袋子。10月17日,他所在的部队出挹江门,从下关码头渡江,沿途市民夹道欢送。而后行至浦口火车站,登上军列向西南进发。

  二野军大的学员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以饱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斜穿半个中国,行程七千余里,投身于西南的征粮剿匪、土地改革及之后的进军西藏,逾千人在当地牺牲,为巩固西南立下不朽功勋。

  参考资料

  《南京二野军大的往事》 吕永明

       (本文部分内容根据马光汝回忆整理)

【责任编辑:施金挺】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