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眼皮下 “流动”的军工厂

发布时间:2020-11-20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抗战时期,苏南新四军身处日、伪、顽的夹缝之中,枪支弹药奇缺,但他们想尽办法,在敌人眼皮底下办起自己的军工厂,开辟了一条自产武器弹药、自己武装自己的生路。

  三五天换一个地点

  由于随时可能面临敌人的袭击,新四军的军工厂流动性很大。如第7师的5个军工厂,在1944年前后半年多时间里,分别搬场1到4次;第4师的兵工厂在1939年到1945年6年中,先后迁驻17个县、30多个村镇。

  至于在一个地区内生产地点的变动,则更为频繁。

      1943年7月,新四军第6师16旅军工科转移到江宁县龙都镇南面的夏庄等处,进行军工生产。

  这里处于日伪统治中心南京外围,晚上看得到南京城内的灯光。敌人据点林立,碉堡密布,新四军的军工厂却距碉堡仅几公里。

  因此,少则一两天,多则三五天,就得换一个生产地点。

  为保证安全,随时做好应变准备,军工厂各个组一般是白天分散隐蔽在群众家里进行加工生产,晚上转移到其他村庄。如遇日伪“清乡”,则依靠群众把较笨重的设备隐藏好,弹壳毛坯、生铁等掩埋在河塘里,之后再捞出来加工装配。

  有一段时间,敌人扫荡频繁,军工厂便买了一条大木船,在船上装配手榴弹。

  排除万难为生产

  新四军第6师16旅军工科,仅有20多人,张心宜任科长,程铿任副科长。

  军工厂分成翻砂、制药、装配和总务材料供应等4个小组,采取分组活动的方式生产手榴弹。

1.jpg

新四军军工厂生产的手榴弹

  除了频繁的转移,生产工具和原材料奇缺也是军工厂面临的两大难题。

  16旅军工厂的生产工具,有种拼凑感。风源是白果树的风箱;熔化炉是用三节柴油桶做的;砂箱是木头做的,一箱浇制4个手榴弹弹壳。

  办法虽土,但管用。每当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将这些土工具凑在一起,就是一座军工厂。

  获取生产原材料的过程,则更为曲折。

  军工厂从方山和赤山采砂,那里的砂是专门供应给上海翻砂厂用的红砂,质量较好。运输则采用分段转运的办法,第一段运到龙都附近村上,对外称是村民造房子用的;第二段,为了保密,军工厂翻砂组在哪个村,就动员该村村民到龙都附近将砂运进村里,一律不用外村民工。生铁、焦炭也采用同样办法运到村里。

  一旦材料齐备,军工厂即集中力量突击开炉,每天可生产200枚手榴弹。任务一完成,人员、工具立即转移隐蔽。

  就这样,新四军16旅的军工厂,聚散无常,在鬼子据点旁搞生产,将一批批手榴弹源源不断地送到抗战前线。

  参考资料

  《采运军工器材的艰辛战斗》 沈康

  《江宁人民革命斗争史》

【责任编辑:施金挺】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