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南京江宁汤山方山地质公园获批省级地质公园,2009年上升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多样性、多类型地质景观,使得公园意义非凡。
而说到公园的建立,不得不提到一位老人——王德滋。正是他在耄耋之年四处奔波、积极呼吁,促成建立汤山方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很好地保护了这个地质遗迹。
王德滋19岁离开家乡来到南京,在国立中央大学就读,学生时代就参加了地下党。解放后,王德滋被选为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岩石学家。
王德滋院士
人生抉择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误读书
作为岩石学家,王德滋和石头打了一辈子交道。而就是这样一名温和谦逊、专心科研的学者,在踏入大学不久便作出人生的重要抉择: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误读书。
那是1946年11月初,国立中央大学开学,王德滋从家乡泰兴来到南京,开始了他在地质系的学习生活。
彼时,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大学里常闹罢课,最长一次达到两个月。在进步思想影响下,王德滋意识到个人的命运和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满腔热血的他决心投身爱国学生运动,一方面如饥似渴地学习地质科学知识,一方面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和洗礼。
1947年5月20日,以中央大学的学生为主体,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活动在南京发起,口号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这就是著名的“五二〇”爱国学生运动。王德滋也参加了这次游行,他记得当队伍行至珠江路口时,国民党警察、宪兵用水龙头猛冲学生,100多名学生受伤,但仍未能阻止前进的队伍。
在中央大学,王德滋先后加入革命进步组织自然科学社、青年社,并于1949年1月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具体负责中大地下党组织主办的《南京学联》编印工作。
王德滋后来回忆这段岁月:“最危险处最安全,当年我们就是在国民党老虎桥监狱(江苏第一监狱)旁的民居里编写、刻印《南京学联》。”
南京解放前夕,王德滋参加了“四一”爱国学生运动,和“应变、护校、迎解放”的斗争,成功阻止了国民政府极力想将中央大学迁往台湾的企图。
扎实科研
双肩挑不歇肩,古稀之年当选院士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王德滋毕业后留校成为教师,并担任地质系党支部书记。
当时地质系只有8名党员,王德滋坚定地认为,共产党员应该又红又专,积极主张在品学兼优的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在他的努力下,1956年3月31日,地质系主任徐克勤、副教授张祖还等首批被批准入党,出席了中共南京市委举行的入党宣誓大会。
党政工作外,王德滋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王德滋就利用周末做科研。每逢星期天、节假日,他就带着水壶和干粮,乘最早的一班火车到达工作地点,一个人独自翻山越岭调查煌斑岩,采集标本。晚上背着几十斤的石头标本,乘最晚的一班慢车回到南京。
就这样,王德滋的第一篇论文《江苏高资下蜀煌斑岩的研究》于1957年成功发表。
王德滋坚持党政工作和业务工作双肩挑,长期从事花岗岩、火山岩及其成矿关系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10余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7年,古稀之年的王德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面对赞誉,他谦虚地说:“这很平凡,作为共产党员本应如此。”
人大代表
奔走呼吁,保护南京地质遗迹
1954年7月,南京市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27岁的王德滋当选南京首届人大代表。尽管就当了这一届人大代表,但他始终记得,自己曾经是南京市的一名人大代表。
王德滋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就是保护南京的地质遗迹。2003年9月,南京市委组织部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联合组织在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到浦口、六合、栖霞、建邺几个区考察。他心痛地看到,由于肆意开山采石,南京的地质遗迹遭受严重破坏。比如,白云石矿开矿,把幕府山整整开掉了三分之一,再不制止,幕府山很可能就从地球上消失了。
经过深入调研,2007年,王德滋联合在宁的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呼吁“停止开山采石,保护地质遗迹”,使南京宝贵的地质遗迹得以保存。
汤山及其邻区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石,王德滋与薛禹群、陈旭两位院士赶去现场考察,认为“保护这一地质遗迹,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一个地质公园”。为此,耄耋之年的王德滋四处奔波、积极呼吁,最终促成国土资源部批准在汤山、方山建一个国家级的地质公园,后来还建了地质博物馆,很好地保护了这个地质遗迹。
王德滋说:“我从19岁离开家乡来到南京,已在南京度过大半辈子,对南京的一草一木怀有深厚的感情。我很自豪,能为保护南京的山山水水献上绵薄之力。”
参考资料:
《山石磊落自成岩:王德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