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之上 “梅”香悠远

发布时间:2020-12-02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1969年9月26日,《新华日报》转载《人民日报》题为《天堑变通途》的整版报道,通报了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喜讯。文章写道:“中国人民又一次征服长江天堑,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南京长江大桥,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特大型桥梁。大桥的建成通车,实现了国人天堑架飞虹的千年夙愿,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

  因此,南京长江大桥也被称为“争气桥”。

  回溯历史,喝彩与荣耀的背后,凝聚着千万大桥建设者的智慧、汗水,乃至宝贵的生命。

  大桥的第一任总设计师、一代桥梁泰斗梅旸春,便是在大桥的建设过程中积劳成疾,病逝于工地。

1.jpg

梅旸春

  未能亲眼见到大桥通车,是梅旸春生前最大的遗憾。但他的传奇始终与大桥一起,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长江天堑架飞虹,而飞虹之上,有“梅”香悠远。

  历经战火,心血之桥屡建屡毁

  梅旸春是江西南昌人,早年聪颖,23岁毕业于清华大学,1923年被派遣去美国普渡大学深造。

  回国后,他投身桥梁事业,一生辗转于祖国的江河之上。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自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中国近代第一座有钢加劲桁的公路悬索桥——昌淦桥,作为湘桂铁路上的关键工程的柳江大桥等,都凝结着他的心血。

  但由于日本侵略,战火之中,心血之桥屡建屡毁。梅旸春倍感痛心,但他继续为祖国建设大桥的决心未曾动摇。

  在迎来新中国的曙光之际,梅旸春立刻走上了新的建桥之路。

  全新使命,修建长江上的“争气桥”

  1949年9月20日,武汉三镇刚刚回到人民的怀抱3个月,满腔热血的梅旸春便向人民政府递交了《武汉长江大桥计划草案》,成为新中国主张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第一人。

  万里长江奔腾东流,宽阔的江水,划开了大江南北。在此之前,长江上从来没有一座真正的桥梁。

3.jpg

武汉长江大桥

  1953年,武汉大桥工程局成立,梅旸春任副总工程师,配合苏联专家共同建桥。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成为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

  但是,这不是一座中国人自己造的桥。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前夕,毛泽东第三次来到工地视察,并与铁道部大桥工程局领导杨在田有一段对话。

  毛泽东:今后如果没有苏联专家的帮助,我们是不是可以自己来修桥?

  杨在田:可以自己修的。

  毛泽东追问:真的可以由中国人自己来修成吗?

  杨在田:真的可以。

  1958年,中央正式决定修建南京长江大桥,任命梅旸春为总工程师。我国第一座用国产材料,由国人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制造的特大桥梁工程拉开了帷幕。

  2009年出版的《中国桥梁史纲》一书中写道:“南京长江大桥就在梅旸春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始了自主建设的征途。”

  夙夜匪懈,带病坚持在一线

  梅旸春全身心地投身于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

  他把工程指挥部设在长江和支流金川河入江的交叉口上,设在江堤上的指挥部办公室里抬眼就可看到工地。江边有指挥部的专用码头,上船三分钟内便能到达水上施工的墩位。

  在这样无限接近第一现场的地方,梅旸春不分昼夜地指挥着“作战”,他要求测量员每天汇报墩身周围河床冲刷标高变化的情况,施工遇到险情,他就在现场根据一手实测资料向施工单位提出抢险措施。

  长江南京段江面宽阔,水底岩层极其复杂,修建大桥过程中,梅旸春面临的第一道难题便是水下基础工程。一座桥梁,70%靠水下基础,如果基础不稳定,靠不住,或者下沉,桥就没法建了。

  传统的水下工程施工方法有沉井和管柱两种。在南京长江大桥这一工程中,沉井方案施工难度大、风险高,因此苏联援华专家提出了管柱方案。

  梅旸春在查阅大量国外建桥资料,并对桥底的地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后,认为不应采纳管柱方案。

5.png

一号墩工程竣工图(江苏省档案馆供图)

  经过深思熟虑和周密计算,梅旸春创造性地提出了沉井加管柱的方案。为验证自己方案的可行性,在实验时,梅旸春还率先进入沉箱,一直到达江底,彻底打消了人们的顾虑。

  据梅旸春女儿梅汝莉介绍,事后梅旸春曾对妻子说:“决不能让外国人拿中国的工程建设搞实验,建桥是百年大计,必须保证质量。”

  沉井加管柱方案的成功,让梅旸春意识到:这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每时每刻都会遇到新难题,必须集思广益,让每个人开动脑筋,大胆创新。

  因此,在梅旸春倡议下,指挥部对创新成功者,无论大小,一律奖励。仅1960年,职工提出的建议就有15000多条。

  此外,梅旸春还提倡每个桥墩建成后都要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个桥墩建设提供借鉴。南京长江大桥一共9个桥墩,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中用了4种不同的基础方案。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年过花甲又患有高血压的梅旸春,每天拄着拐杖,守在施工现场,即使血压蹿上220,也未曾休息。

       诀别大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大桥建设如火如荼之际,长期艰苦的工作却在时刻威胁着梅旸春的健康。

  1960年夏日的一天,梅旸春与机关领导和家属们在南京扬子江饭店用餐,席间他连续掉了两次筷子,身边友人发现了异常,但还没等医生赶到,他便晕倒了。

  闻讯后,铁道部迅速用专机送来北京、上海的医疗专家,将梅旸春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并让他的妻子儿女赶来南京看望并照顾他。

  据梅汝莉回忆,当他们赶到南京时,梅旸春让他们都要参观南京长江大桥工地,并告诉他们说:“看了,你们就知道祖国有多么伟大!”

  此后,梅旸春因病情反复,瘫痪在床。

  1962年早春,梅花盛放,大桥工地一片火热,梅旸春的病情也开始好转,组织上决定送其到北京休养。行前,梅旸春提出要最后到工地看看。

  未承想,这一看,竟成了他与南京长江大桥的诀别。

  当晚,梅旸春老泪纵横,对妻子说:“老天爷为什么这样恶呀,不让我建完大桥!”也许是过于激动,凌晨时分,梅旸春突发大面积脑溢血,再也没有醒来。

  梅旸春逝世后,接任大桥总工程师的刘曾达和桥梁专家唐寰澄二人,曾在合写的文章中评价他:“死于尚未完工的、正在战斗的南京长江大桥工地一侧。他鞠躬尽瘁,把自己的光和热发挥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敬仰。”

  1985年,南京长江大桥荣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梅旸春,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桥梁泰斗,名列个人获奖者之首。

  薪火相传,大桥精神历久弥新

6.png

南京长江大桥

  以南京长江大桥为起点, “大桥精神”孕育的奇迹,由一代代的“桥梁人”继续书写:

  2001年3月26日,南京长江二桥正式通车,成为世界第三大斜拉桥,获得了“中华第一斜拉桥”的美誉。

  2005年10月7日,南京长江三桥建成通车,成为中国第一座钢塔斜拉桥,也是世界第一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

  2012年12月24日,南京长江四桥正式通车,被誉为“中国的金门大桥”。

  2015年12月12日,孟加拉国的帕德玛大桥项目主体开工,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接的最大单体桥梁工程。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营。全程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2020年底,南京长江五桥将建成通车。

  大桥横跨江南与江北,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关于大桥的光荣与梦想,仍在继续。

  参考资料

  《复兴之路有梅香——纪念中国桥梁泰斗梅旸春逝世55周年》

【责任编辑:施金挺】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