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10日,邓子恢因病逝世,享年76岁。
当朱德听到他病逝的消息后,不顾家人的劝阻,冒着严寒,亲自赶往八宝山,送这位老战友最后一程。
邓子恢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以来的风云变幻,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他曾担任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部长、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华东局副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位高权重。
抗日战争时期,邓子恢担任新四军津浦路东各县联防办事处的主任,曾在南京六合竹镇工作过,至今这里还保留着他的办公和居住地。他在这里着手开办训练班,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减息,发展地方武装,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
邓子恢
以少敌多,打赢“半塔保卫战”
1938年1月,邓子恢被任命为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兼民运部长,负责领导抗日民众运动。期间,他参与了一场重要战斗——半塔保卫战。
半塔集是小镇,西北边靠小山,因山上的半截古塔而得名,位于江苏六合、盱眙和安徽来安、天长的结合部,临近津浦铁路,距南京不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40年3月,国民党安徽省主席李品仙和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率部从东西两面夹击皖东新四军。为应对危急局势,中原局和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决定,先集中主力反击威胁最大的李品仙部,再挥戈东向,击破韩德勤的进攻。
这一部署,让韩德勤以为有了可趁之机。当皖东新四军主力在路西与李品仙部激战时,韩德勤趁路东防务空虚,集中了8个团约1万余兵力,于3月21日凌晨突袭半塔及周围地带。当时,邓子恢是留在路东的新四军最高领导,战斗之初,他被包围在半塔集指挥部里,可供他调遣的兵力只有约3000人,其中还包括两个学生队、一个女生和少年队,缺枪少弹,情况危急。
22日,邓子恢收到了中原局和江北指挥部的指示:“动员和组织一切力量,坚守半塔。待路西主力挥戈东援,歼灭韩顽。”邓子恢根据电令,认真研究了敌我态势,决定坚守半塔7天以上。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邓子恢等率领全体指战员,英勇血战,击退了顽军十多次的进攻。
邓子恢在六合竹镇的居住地旧址
在新四军的阻击下,韩德勤部无法前进一步。3月27日,新四军援军逼近,韩德勤部队全线动摇,仓皇后撤。新四军兵分三路,全线反击,歼敌3000余人,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取得了半塔保卫战的胜利。
半塔保卫战彻底粉碎了顽军企图东西夹击、消灭江北新四军的阴谋,奠定了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陈毅对此战曾高度评价:“在华中,先有半塔,后有郭村。有了半塔,就有了黄桥。”
半塔保卫战胜利结束后,路西成立了七个县政权,路东成立了八个县政权,又成立了路西、路东两个联防办事处。至此,淮南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军部重建后,邓子恢出任政治部主任。他未立即赴军部任职,仍留在半塔集,领导新四军第二师改编,5月,才赶赴军部就职。
1941年,邓子恢与夫人陈兰
心系农民,最早提出“包产到户”
有人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的实践率先在农村搞起来。从这点上讲,当年小岗村“包产到户”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包产到户”观点最早的提出者,正是邓子恢。
在从事地方土改、组建农民武装、革命根据地建设以及革命时期的经济活动等方面,邓子恢都有很多建树。新中国成立后,全面推行土地改革,邓子恢对此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因此胸有成竹。
新中国成立之初,邓子恢担任中共中南局第二书记,不久又担任代理第一书记,负责中南局的工作。期间,整个中南地区的土地改革工作做得都很好。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基本结束,国民经济逐步恢复。中央决定取消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六大行政区,其中五个大区的中央局书记回到北京工作,史称“五马进京”。当时,中南局代理第一书记邓子恢也在“五马进京”之列。
毛泽东曾笑着说:“让子恢同志来当中国农民的统帅。”邓子恢回答:“中国农民的统帅还是毛主席,我是毛主席的助手。”
1954年9月,邓子恢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供销和信用合作社等部门。在上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他实事求是地提出要“从小农经济的现状出发”,坚定不移地实行党中央确定的自愿互利、稳步前进的发展方针,主张建立包括“包产到户”在内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日后,“包产到户”的生产方式,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