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是给青年以“忠实的友谊的刊物”。
革命年代,成千上万的青年手捧这本杂志,踏上了无悔的征程。
雨花英烈恽代英,正是《中国青年》的第一任主编。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他被视为青年运动的领袖。
在南京江东门外恽代英烈士殉难处,一座纪念碑静静矗立,代表着南京人民对这位革命先烈的永恒怀念。
而龙蟠虎踞的金陵城,印有太多恽代英烈士的足迹。
恽代英
恽代英烈士雕像
南京梅庵,开启职业革命家生涯
1921年夏,一艘由芜湖开往南京的客轮停靠在下关码头,身穿长衫、戴着眼镜的恽代英提着行李,缓缓走下船来。
他满怀救国救民的热情与希望,出席在梅庵召开的少年中国学会第二届年会。然而,由于参会代表政见不同,会议讨论出现严重分歧,少年中国学会甚至出现了分裂的趋势。
好在,梅庵带给恽代英的也不全是失望。1923年8月20日至25日,同样是在梅庵,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瞿秋白、邓中夏、林育南、恽代英等30余人,代表全国16个省30多个地方团组织的2000多名团员出席大会。
恽代英在会上被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随后增补为中央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并与刘仁静、林育南、邓中夏组成中央局。
自此,恽代英作为团中央的领导,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在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时期,恽代英饱含热情地投身到青年运动中,由他主编的《中国青年》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1923年至1925年期间,他以代英、FM等笔名,在《中国青年》上撰写了一百六十多篇文章。
恽代英不仅用文章与青年交朋友,而且还与广大青年群众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他几乎每天都要收到几十封甚至上百封的读者来信,还有许多青年跋涉而来登门求教。
对于读者来信,恽代英不管多忙,都和其他编辑一起写信回复,有典型意义的还会在《中国青年》上刊登并予以回答。
教书为业,为播撒革命火种奔走
从武汉到北京,从长沙到衡阳,从南京到宣城……为了传播革命思想,恽代英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以学校为阵地,以教书为职业,开展革命活动。
恽代英,如同一个播种者,走到哪里,就将革命的火种播到哪里。南京的许多高校,也是恽代英向青年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阵地。
1924年春,恽代英来到位于南京鼓楼的一所华侨学校——国立暨南学堂,文质彬彬、毫无架子的他,很快就与学生们亲近起来。
恽代英向学生们推荐《向导》《新青年》《社会发展史》等读物,号召大家通过阅读进步书刊来认识中国社会,懂得人民要翻身、国家要富强,必须进行彻底的民主革命的道理。
几个月以后,恽代英觉得在国立暨南学堂建党的条件已经成熟,便吸收韩汉光等人加入共产党,建立了国立暨南学堂第一个党支部。一大批先进学生团结在党支部周围,成为学校坚定的革命力量。
1925年4月,南京各界人士在秀山公园集会悼念孙中山先生。恽代英也冒雨来到现场,慷慨激昂地论述着帝国主义、北洋军阀残害中国人民的历史。他任凭大雨浇淋,从容不迫、有条有理地分析国际国内形势。
这次雨中演讲,在无数人心中埋下红色的种子,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中共南京地方组织负责人之一的顾衡。
在南京,恽代英积极活动于各个高校,成为青年人的良师益友,为革命积蓄了重要的青年力量。
江东门外,中国青年永远的楷模
1930年5月,调任沪中、沪东区委书记的恽代英在上海意外被捕。
他化名“王作霖”,把自己的脸抓破,敌人搞不清他的真实身份,只好以“工人擅自开会有罪”判了他5年徒刑。
1931年2月,恽代英被国民党当局押解到南京。在此服刑的,或曾是恽代英的学生,或曾与他共事,甚或曾是政治上的对手。尽管,出卖恽代英能换来自由、受到重奖,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告发,他们甚至自发形成掩护恽代英的特殊联盟。大家尊敬地称他“王先生”,把他当成良师益友。
只是,由于不能暴露真实身份,恽代英既不能随便和难友谈话,也不能和欺负他的看守争辩。走路时常低着头,怕被认出。就算如此,他还是尽可能地关心和指导狱中斗争,创作大量通俗易懂的革命歌谣,还教狱友识字、讲外语。
高墙之外,党组织在为营救恽代英积极奔走,甚至不惜重金打通关节。
然而,就在他将要出狱脱险的关键时刻,意外发生——中共中央特科主要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随即指认“王作霖”即恽代英。
蒋介石急令军政部军法司司长王震南到狱中查对,恽代英知道自己已经暴露,轻蔑地说:“我就是恽代英。”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性格刚烈的他,不愿“像蚯蚓那样,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他希望能发挥更多的光和热,为革命而勇猛奋斗。他说:“我身上的磷,只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被敌人残忍杀害。
牺牲当晚,狱中党支部就决定“红军克服南京后,在代英同志死难处立碑纪念”。如今,纪念碑矗立在江东门外,烈士半身汉白玉雕像栩栩如生,凝视着这片他曾战斗过的土地。
参考资料:
《南京红色印迹》
《雨花台烈士传丛书:恽代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