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崇事件”引发南京抗暴运动

发布时间:2019-01-02 14:45 来源:凤凰网江苏

1946年的圣诞,一艘联合国救济难民的登陆舰登陆南京,一群群脸庞稚嫩的青年从甲板上走了下来,他们是跟随着学校回迁南京的在读大学生。

破庙里,简陋又寒冷。由于学校工作还未就绪,学生们只能暂时住在这里。

“沈崇事件”爆发后,北京多所大学学生上街进行抗暴游行

“沈崇事件”爆发后,北京多所大学学生上街进行抗暴游行

没承想,传来了美军在北平强奸北大女学生的消息,这就是著名的“沈崇事件”。一时间,消息打破了这个冬天的寂静。

1947年1月2日,南京城依旧笼罩在紧张的氛围中,并没有因为新年的到来而得到丝毫的缓解。这一天,南京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抗暴游行。24岁的严良堃是国立音乐院的学生,全程目睹且参与了这一活动。

抗暴游行最初是从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国立剧专以及国立音乐院开始的,由学生自治会发起,指挥部设在中大。

标语、横幅、游行路线、请愿计划……学生们为抗暴游行做足了准备。严良堃当时是音乐院的联络员,负责把行动的时间、地点等通知到其他学校。

国民党当局看得紧,怎么把消息安全快速地传递到位呢?严良堃很快将主意打到了自己表弟的身上——一名在国民党空军通讯部任职的青年军官。

找了个由头,严良堃迅速整理好信息,来到了表弟家里打电话。就这样,南京学生抗议美军暴行的游行活动,竟是通过国民党的军事通讯系统迅速有效地组织起来的。

张贴着抗议美军暴行标语的金陵大学主大门

张贴着抗议美军暴行标语的金陵大学主大门

当时参与游行的几所大学各有分工,中大负责统筹,国立剧专负责演戏,其他大学造声势。音乐院利用自身的优势,任务当然是唱歌了。游行的头一天晚上,严良堃的同学们编了几首歌,由盛礼洪(后成为著名作曲家)刻钢板,连夜教参加游行的同学们唱。

游行当天,严良堃和另外两名同学扛着写有“美军滚出去”的横幅,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一路走,一路唱,歌声、口号声雷动。

一路上,只要看见美国的汽车,同学们就往上贴标语、喊口号。部分学生在途中还错把一辆瑞士记者的汽车也贴上了标语。解除误会后,大伙儿又纷纷向那位记者道歉。

那时国民党政府刚刚迁回南京,忙着粉饰太平,制造“繁荣”,当天正组织了一些店员进行“庆祝光复”游行,和学生们的抗暴游行队伍碰了个正着。两支队伍在本就不宽敞的马路上擦肩而过,倒也相安无事。

严良堃和同学们在南京城里转了一圈,顺利地到达了美国大使馆并递交了抗议书。由于抗暴游行活动前期组织得快速隐秘,一路上都没遇到什么阻难。

这次活动的成功,为接下来的斗争打下了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严良堃和他的同学们,在5月迎来了更残酷更危险的境况。

1947年夏日里的南京依旧酷暑难当。在国立音乐院的毕业典礼上,严良堃悄悄溜走了。因为,他已经上了国民党特务的黑名单,随时都有被捕的可能。

7月7日,严良堃离开了教给他专业技术和锻炼革命意志的国立音乐院,离开了秀美壮丽的南京。

可能谁都不曾想到,这样一位思想进步的学生,多年后成了我国著名的指挥家,也是我国合唱艺术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延伸阅读】严良堃与《黄河大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在严良堃的一生中,《黄河大合唱》是抹不去的一页。

我国著名指挥家严良堃

我国著名指挥家严良堃

合唱,是能让全民参与进来,也能把全民动员起来的最好的艺术表达形式。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音乐家冼星海就在严良堃的家乡——武汉发起了“歌咏救亡运动”。后来,“救亡歌咏队”被编为“抗敌演剧九队”,当时年仅15岁的严良堃参加了抗敌演剧九队,后来调至孩子剧团,师从冼星海学指挥。

孩子剧团的孩子最大的17岁,最小的七八岁,共有五六十人,经常到中小城镇去宣传抗战,在舞台上唱歌给老百姓听。

1939年初,在延安的窑洞里,《黄河大合唱》诞生了,并成功上演。不久,《黄河大合唱》传到重庆。1940年,17岁的严良堃第一次指挥孩子剧团公演了《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是歌颂英雄的中国人民的颂歌,是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诗篇,具有永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的作品,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培育、滋养、鼓励着严良堃。

可以说,严良堃见证了《黄河大合唱》最初版本的诞生并与之产生了长达70余年的难舍情缘。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