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末,庚子初,新冠肺炎疫情猝然来袭。
在南京,广大医务工作者身披“白衣战甲”,逆行出征,英勇无畏地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一个个动人的“医”瞬间,诠释着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四次出征,鏖战185天
2020年1月19日,邱海波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令,奔赴武汉,来到疫情风暴的中心——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病区。
邱海波
之后,邱海波便像“消失”了一样,除了隔几天和家里报个平安之外,公众绝少听到他的消息。
纵然常与死神掰手腕,但面对这座疫情肆虐的城市,邱海波的心“一直揪着揪着”!
患者急剧增加,重症患者一床难求,ICU医疗资源捉襟见肘。
在医院“红区”,为了节约时间,医务工作者尽可能减少更换防护服。
一次,在医院查房近四个小时,陪同医生本以为邱海波从重症病房出来会脱掉防护服休息一下,没想到他却走污物通道直接到另一层巡查。
“时间紧,来不及休息,从这里走还能省一套防护服。”
白天临床治疗,晚上研究诊疗方案。
巡诊中,邱海波发现在缺乏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时,让患者趴下来的俯卧位通气治疗是有效手段。
在他推动下,这一治疗方法被写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在疾病快速流行、快速暴发的时候,我们形成一点经验,马上就放到诊疗过程里,这也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一点一滴积累下,邱海波团队在抗疫一线总结出了重症治疗的“江苏经验”。
4月,援鄂医疗大部队撤离武汉。邱海波又转战黑龙江、吉林、新疆三地,指导开展医疗救治与疫情防控工作。
从严寒到初秋,邱海波鏖战185天,始终冲锋在前,与时间赛跑。
7天“拔管”创记录
新冠肺炎袭来,人们从新闻中知道了一个词——白肺。出现“白肺”,一般意味着病人肺部有严重感染,救治难度更大。
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5病区,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戚建伟带领医护人员,创造了“两肺白肺”患者7天顺利“拔管”的奇迹。
戚建伟(右一)主持病例讨论
“我记得凌晨一点收治了这个危重症患者,当时给我们的感觉需要立即做气管插管。”
对于耳鼻喉科医生来说,气管插管并不复杂,但在疫情特殊时期就必须慎之又慎。经过改造的手术室仍达不到负压手术室的要求,一旦气管切开,剧烈的胸腔气流就会携带着新冠病毒喷薄而出,弥漫在空气中。
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医护人员连夜进行气管切开术,实施有创呼吸。同时从南京紧急调去有创监护等设备,随时根据多器官监测指标变化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案。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之下,仅七天之后,这位患者就顺利“拔管”,创造了光谷院区危重症治疗“拔管”最快纪录。
戚建伟回忆:“从危重症到重症,再到轻症、治愈、出院,看着他一天天好起来,这也给了我们抢救危重症病人的信心。”
病区里的心灵驿站
杨海龙是南京鼓楼医院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也是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南京一队联络员。
杨海龙(前排左二)出征归来
除了做好联络员的本职工作外,杨海龙还与其他几名心理科医生组成了精神心理小分队,关注患者的情绪问题。用了三天的时间,杨海龙对病区全部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对问题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起初,许多患者不愿意进行交流,拒绝吃药打针,甚至写下“我是新冠确诊患者,请远离我”的字样。杨海龙就在防护服上写上“专业咵天”(武汉话中“咵天”指聊天),每天和患者们聊聊身体状况,直到对方愿意敞开心扉。
阿峰是医疗队成功抢救的第一位重症患者,因为连续失去亲人,情绪十分悲观。杨海龙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坚持抽出时间与他交流。一次次的促膝长谈,终于让阿峰走出了生命中的至暗时刻,试着去拥抱阳光。
即使在医疗队离开武汉后,阿峰仍与杨海龙保持着联系,每逢节日都会送上祝福。
队员们常对杨海龙说:“你一定是联络员里进隔离病房频率最高的。”在隔离病区的拐角处,杨海龙摆了两张椅子,作为临时的心理咨询场所。很多时候,他会选择蹲在地上与患者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
直到医疗队撤离前,那两张椅子每天都放在那里,等待着杨海龙和他的患者们。
“当年我是病人,如今我来救人”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集中收治病人,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市民称为“南京小汤山”。
汤雅真是首批进入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之一。
汤雅真(右)在隔离病区工作
2003年“非典”时期,汤雅真还是一名初中生,因为高烧39℃被认定为疑似“非典”病例。
隔离在医院的日子里,医护人员悉心照护患者的情形让汤雅真终生难忘:“当年一位护士姐姐,不断温柔地安慰我,可以说是我走上医护道路的引路人。”
新冠疫情发生后,在家待命的汤雅真接到了医院的电话。“我去!”来不及思考,她就作出了回答。
隔离病区的护理工作繁重而琐碎,防护服将全身包裹得密不透风,不到几分钟,就会有呼吸不畅、浑身闷热的感觉。刚开始的些许紧张与不安,很快被忙碌的工作状态所代替。
在汤雅真看护的隔离病区里,有一位左耳几经失聪的老人,说着旁人难懂的方言。为了方便和老人沟通,每次对话时,汤雅真都凑到老人身旁,紧贴着老人的右耳说话。
近在咫尺的距离,大大增加了直面病毒的风险,汤雅真却浑然不觉。当年那个因害怕而在病房哭泣的女孩,早已长大,成为患者眼中的保护伞。
致敬,疫情中所有的逆行者们!
参考资料:
综合南京日报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