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大道北侧,矗立着一座伟人毛泽东的塑像。
主席像身体稍稍前倾,左手持帽,右手高举过头作挥动状,面带微笑。为什么会在这里建像?故事要从1956年说起。
毛泽东塑像(张俊哲/摄)
1956年1月11日,南京,晴朗温煦,万里无云,寒冬中难得的好天气。
时值早市,尧化门大街两旁聚集了许多商贩,有卖菜的、卖早点的、卖柴火的……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时任尧辰乡信用社主任、团总支书记的葛保富早早出了门,他接到通知,要到乡政府开会。刚出大门,他便看见了稀罕的场面,一支长长的车队正行驶在街上。
因街道较狭窄,路况拥挤,车队时走时停,行进缓慢。“一共有十几辆车,第六辆车的窗帘是拉开的。”葛保富回忆说,“通过车窗可以看到车里的人,我越看越觉得熟悉,跟家里挂的毛主席像上的毛主席一模一样。”
当年,葛保富25岁,年轻的他一时难以置信,“直到看见他下巴上也有一颗痣,我才敢肯定,真的是毛主席来了”。
“主席身材魁梧,手很大”
欣喜若狂的葛保富一口气跑到乡政府,把消息告诉了大家,但因事出突然,没人相信他。葛保富便自己甩开步子,抄近路朝十月社方向追赶车队。
葛保富没有骗人。1956年1月11日,正值南京加快推进农业合作化建设之际,毛主席从上海到南京,提出要到农村看一看,跟农村干部、社员谈一谈。
毛主席视察十月村(栖霞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随行的陈毅、谭震林、罗瑞卿以及江苏省、南京市的负责人江渭清、彭冲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一行东出太平门,来到十月社视察调研。
“心情非常激动,恨不得一步追上。”时隔60多年,回忆当时,葛保富仍难掩兴奋,“那时候跑得急,摔倒在沟里都不在乎。”
在十月社太平村,葛保富追上了车队。当时,毛主席已经视察完村庄准备走了。葛保富一急,便挤过人群走到了主席身边说道:“主席,我为了看你从尧化门跑来的。”
见到眼前这个年轻人,毛主席关切地询问:“小伙子你多大了?干什么工作的?”葛保富还没有反应过来,毛主席已经主动与葛保富握手。
毛主席与葛保富亲切握手(栖霞区委宣传部供图)
那一刻,随行记者吕厚民用相机定格下这个瞬间:主席亲切地望着葛保富,手已经伸出,葛保富满脸惊喜,手还没有来得及抬起,村主任、党支部书记和区里面的领导围在一起,站在主席身边的是时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
每每想起那一幕,葛保富都激动不已:“毛主席的身材魁梧高大,手掌也很大,我两只手都握不住主席的一只手。”
葛保富珍藏着与主席握手的照片(胡潇/摄)
“他知道我是信用社主任后,就开玩笑说‘你是我们的财神爷啊’,当时大家都笑了起来,我一下子也没那么紧张了。”时隔半个多世纪,毛主席说的每一句话,葛保富还都记得清清楚楚,“走的时候,毛主席跟我们说,‘好好干,过两年再来看你们’。”
“小时候,毛主席抱过我”
毛主席视察太平村时,朱广英是唯一被抱过的小孩,现在想起来,她仍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当时,我母亲在清池塘,挑塘泥。她看到车队进村子,就扔下手中的农活,抱着我跑过去一看究竟。”
当时,毛主席身边围着很多群众,他看见朱广英妈妈抱着小孩子,就顺手接了过去,亲切地询问起家里的情况,朱广英回忆说:“我当时还小,三岁不到,戴着个西瓜皮帽子。”
当时,毛主席还语重心长地嘱托朱广英妈妈:“要好好培养,这是未来的接班人。”
朱广英(胡潇/摄)
朱广英笑着说:“当时,我母亲其实并不知道跟她说话的人是毛主席,只知道是个领导,后来在村长家中看到了毛主席挂像才恍然大悟。”
为了当好“接班人”,朱广英从16岁开始接触医学知识,后来成为乡里的“赤脚医生”。在当时卫生医疗条件还普遍落后的情况下,她为村民们提供了基本的医疗服务,为村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那时候,我每天基本上要接诊五六十个人,还经常要出夜诊。”朱广英说,“农忙的时候,生病的人比平时更多,但大家为了干农活,往往就拖着,我就到田间地头去给他们看病。”
毛主席的号召在这里传承
在视察太平村时,毛主席曾指着村庄附近的石头山说:“石头山也应该绿化,把这周围的荒山都种上果树多好。你们要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让荒地变良田、荒山变果园。”
毛主席走后,村民们的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我们自己带着干粮,在大年初一就上山开荒了。”葛保富回忆说,“原来的荒山,变得‘满山绿油油,江水绕山流。走路不小心,果子撞破头’。”
毛主席视察后的第三天,十月、新合、尧辰、乌龙四个高级社合并为“十月高级农业合作社”,取原苏联“十月革命”之意,并提出“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发展口号。
1966年,村民们自筹资金,在毛主席当年站立的山岗上,竖立起“毛主席挥手指点江山”水泥塑像。
塑像至今巍然屹立,每逢毛主席诞辰、忌日等重要时日,十月村村民便会自发带着鲜花、辣椒和香烟,来此缅怀。
十月村村民缅怀毛主席(张俊哲/摄)
到70年代末,十月公社从最初由国家每年供应30多万斤粮食的缺粮队,变成了上交2万多斤的余粮队,农民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青田雅居社区红十月老党员工作室(胡潇/摄)
今天,原十月公社的大部分居民都已经迁入了栖霞区尧化街道青田雅居社区。社区书记潘开全介绍说:“当年大家响应毛主席‘荒山变果园,荒地变良田’的号召,平山改水、造田植树。今天,大家齐心协力,将青田雅居社区打造成花园式社区,这种艰苦奋斗、共同富裕的精神依然在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