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街口,王府大街50号,是芳婆糕团店。它在吃货们的心中地位超高,甚至被称为南京最好吃的糕团店。
“芳婆”两个字,承载了南京人40多年的早餐记忆。
挑起担子 挑起了家
史芳婆,1955年出生于南京溧水,芳婆糕团店的店主。
芳婆从小上学不多,一直在家帮忙放牛种田。197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此时刚结婚的芳婆跟丈夫在溧水老家种地,公公婆婆则常年在南京卖蒸儿糕,日子就这样平淡地过着。那时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多年之后会有一家属于自己的糕团店。
婚后不久,芳婆的公公突然生病瘫痪,婆婆要一边顾着生意一边照顾丈夫,就让芳婆到南京帮忙照应。当时的芳婆完全不懂什么是做生意。刚到南京不久,芳婆的婆婆也病倒了,但是老家的地也不能荒了,芳婆的丈夫还得在老家忙农活。于是,为了维持生计和支付公婆的医药费,24岁的芳婆硬着头皮接手了卖蒸儿糕的活,开始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蒸儿糕。
她坚持风雨无阻,每天出摊。虽然做生意略显生涩,但芳婆言语真诚,笑容淳朴,让人印象深刻。
1982年,卖蒸儿糕的芳婆
当时,做蒸儿糕用到的大米、煤炭等都需要凭票证购买,她一个“外地人”哪里会有票证?
芳婆说,都是街坊邻居用自己省着没用完的额度接济她。大家看她一个乡下女人,又要做糕又要照顾老人,没事就会来搭把手,谁家有好吃的也会端一碗过来。
“当时日子苦,心里却一点也不苦。”对于大家的帮助,芳婆很感激。
后来生意慢慢好起来了,能买到的大米也远远不够用了,居委会主任甚至带着她去粮站“打招呼”,帮她解决了大米供应的问题……这些芳婆都铭记在心里。
“我感到很不好意思,这些帮助我的人很多都不认识,觉得很麻烦大家。”芳婆说,这些人不仅帮了忙,还时不时过来照顾她的生意,她不肯收钱,但是大家丢了钱就跑,“我能做的就是用心把东西做好,这样才对得起帮助我的人。”
从小摊到“芳婆糕团店”
芳婆坦言,蒸儿糕并不好卖,“我是农村来的,从小也没上过学,都是放牛种田,结婚后到南京这边来,也不会做生意。”芳婆回忆道,“当时一天的收入,还不到两元钱。”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南京人富起来了,芳婆的生意也开始红火起来:“人们的钱包鼓起来了,来买糕点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1986年,在三茅宫一带已经家喻户晓的芳婆,终于领到了个体户临时营业执照,这让她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
1988年,芳婆拿到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芳婆糕团店”正式营业执照,并在自己天天摆摊卖糕的附近买下了一间小门面。
当被问到为什么将店名取为“芳婆糕团”时,淳朴的史芳婆有一丝不好意思:“这是我丈夫的决定,我一开始有点不好意思,没答应,但他觉得用我的名字作店名很合适,有亲和力。”
有了店面后,芳婆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糕点制作上。如今店里种类繁多的小吃,都是芳婆自己通过摸索,慢慢学会制作的。
“有的研究几个月就能做出来了,有的需要几年时间。”芳婆介绍道,“店里的老卤蛋,就是自己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改良出来的。”
“最难的还是糖芋苗,一开始做也没成功,但我一直不甘心,断断续续做了八年,才有了现在的味道。”
一代南京人的早餐记忆
芳婆糕团店
芳婆糕团,一卖就是40多年。
坚持全手工制作,坚持挑选最好的原料,坚持平价经营,坚持创新。靠着用心经营,芳婆店内的乌饭团、蒸儿糕、卤蛋、糖芋苗……成为南京人趋之若鹜的美味。
在南京,芳婆糕团店门内门外,从早到晚,都是络绎不绝的顾客,很多人就算“困得睁不开眼”,也要早早爬起来排队买乌饭团,还有很多外地顾客开着车慕名前来,就是为了吃一碗“芳婆”的酒酿元宵。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从每日营业额两元的小摊,到如今的网红糕团店,芳婆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创了小康生活,在用美食温暖了这座城市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激励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