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空军华东区域航空管制中心,总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一排排雷达显示屏信号闪烁,大型计算机瞬息万变……
在这里工作的军官们被称为“空中警察”,不仅仅承担着各种民航客机的飞行管制任务,还常常参与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1996年8月9日,“空中警察”急调飞机人工降雨,缓解了严重的旱灾。
诸如此类的事件,不在少数。
某航空管制中心
特别航线
飞行管制是当今国内外心理学家们公认的十项高难度工作之一。飞机在航行过程中,高度、航度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若飞行员擅自更改,极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后果。
1992年8月,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视察西北时,就曾以严肃的口吻对负责航空管制的人员说:“我以军委主席的名义下个命令,不符合飞行条件的,天王老子说了也不能飞,要按科学办事。”
南京空军航空管制中心常年担负着华东地区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六省市的飞行管制任务。他们管辖的面积虽然只占全国的6%, 但飞行量却占全国的20%。
这里有许多撼人心魄、鲜为人知的故事……
1993年10月21日,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金陵石化南京炼油厂310号油罐起火爆炸。
火灾出乎意料的严重!情况危急,江苏省政府想到了请求空军出动飞机来支援灭火。
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 人民空军加入了降伏火魔的行列,华东航空管制中心也随即进入紧急状态。
一声令下,陆、海、空三军航空兵和民航的7架直升机、5架运输机,从华北、华中、华东、华南不同方向直扑南京。
用于灭火的直升机
当天晚上,夜色茫茫、风速陡增。面对不利的气象条件, 这些久经沙场的“空中警察”们,干练地制定了每一架飞机的飞行航线。
随着“空中警察”的一道道指令,华东区域所有空军雷达全部启动,一张张大小不一、型号各异的雷达天线急速旋转, 各种航管雷达巡天遥看,一组组精确的数据瞬息不停地汇集到了航空管制中心;南京大校场让出了所有跑道,打开了所有导航灯。
当时针指向21 点,第一架米八直升机首先在南京机场降落。随后在不到三个小时内, 北京、柳州、新乡、合肥、宁波等地飞来的12架飞机, 全部结集南京。
根据灭火现场指挥部第二套“窒息疗法”灭火方案, “空中警察”们顾不得喘息,又连夜急调上海空军一架运五飞机,载着25 门新型“灭火炮”抵宁。
声声炮响, 狂虐了十多小时的火龙终于低下了驯服的头颅。这时,“空中警察”们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航空管制中心被称为“银鹰的保护神”
播撒甘霖
1996年的夏天,江苏遭受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旱灾。灾情最为严重的六合、江浦、江宁、高淳等县连续100多天滴雨未降。许多地区河塘干涸,禾苗焦枯,人畜饮水发生了困难,整个灾情的危害不亚于5年前的洪水。
持续高温无雨的天气,揪痛着农民的心。正当农民们望天兴叹,欲哭无泪之时,8月9日这天,天空喜降甘霖,这对正处于生长期的农作物来说是场及时雨。
可鲜有人知道,这场来之不易的雨水与“空中警察”有关,是他们不远千里急调飞机实施的人工降雨。
为了早日缓解旱情,控制中心经请示从武汉空军紧急调来安—26飞机一架。10时45分, 飞机呼啸升天, 在5000米高空, 机组人员终于捕捉到了符合“人工增雨”条件的乌云,在“空中警察”的正确引导下飞钻入云层。
正在进行人工降雨作业的飞机
随着机组人员启动按扭,显示控制仪工作的红灯频频闪烁,成吨的碘化银和数百斤液氮洒向云层。
顿时,乌云化作雨雾飘向人间,洒向大地。这一天,他们连续作业达6小时,航程数千公里,使南京、六合、仪征、镇江、常州、扬州等地普降喜雨。饱受了旱魔之苦的旱区人们一片欢呼,男女老少手舞足蹈,感谢人民空军送来了“救命水”。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还利用台风的外围云系,先后飞行作业40多架次,航迹遍布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上空,为缓解旱情、安定灾区人民又立下了新功!
空军数千名管制员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工作中,践行着“忠于职守,精于指挥,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空管精神,把他们的青春和奉献融入浩瀚的天空。
参考资料:《银鹰的保护神——记南京空军华东航空管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