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31日清晨,太仓璜泾镇的伪军还没有等到支援,就弃城而逃了。当天下午,璜泾镇召开群众大会欢庆胜利。
其实,这跟前一晚的一场战斗有关。在苏常太工委的领导下,常熟县警卫团对璜泾镇拒绝缴械投降的伪军发起了武装袭击。
而部署这场战斗的,就是“民抗”司令,后牺牲于南京的任天石。
任天石
弃医从戎,矢志抗日
任天石,又名启生,1913年出生于常熟梅李附近的一个名叫塘桥的小镇上。任家世代以中医为业,颇负悬壶济世之名。对只有三四十户居民的塘桥小镇而言,任家可以说是个大户人家了。
任天石在中学时期因为接受了革命思想,闹学潮,被学校开除学籍。回家后他每日里随父亲行医,见到的都是贫病交加的劳苦大众,更坚定了他追求真理、改造社会的信念和决心。
1935年9月,任天石(中)在上海中国医学院时与同学合影
1932年8月,任天石考入上海的中国医学院。毕业后,他挂牌行医,继承了父亲的医德、医品,每日里坐堂问诊,对每一位病患都细致询问笔录,细心诊断,对症下药。
1936年西安事变的爆发,让任天石深切地感受到改造旧的政治制度的必要性,并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看到了新的希望。
任天石为病人开的药方
一个重大的决定,在任天石脑海中酝酿成熟:弃医从戎。在辞别家人的时候,任天石对弟弟任天怀说了这样一段话:“做个医生,只能救命,若要救民,必先救国。”
一直怀有追寻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理想的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投身时代洪流。他征得家人同意,变卖自家的十三间房子和两艘行医船,连带劝募所得,收购国民党军队丢弃的武器弹药,在家乡塘桥组织一支抗日保家乡的游击队。
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第一大队成立旧址
1938年8月初,由中共常熟县委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简称“民抗”)成立,任天石先后任“民抗”副大队长、大队长。1939年5月,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来到常熟,“民抗”配合“江抗”,拔除东部地区的10多个伪匪据点。
不久,“民抗”总部成立,任天石被任命为司令,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磐石不移,慷慨赴义
家喻户晓的京剧《沙家浜》改编自沪剧《芦荡火种》,剧中的程书记原本叫陈天明,既是常熟党组织的代表,也是常熟地区武装力量的代表。
沙家浜碑亭
而陈天明的生活原型,就是威震敌胆的任天石。
据编剧文牧说,陈天民的名字,就是用了任天石的“天”字和民抗的“民”字。当年江抗主力部队撤出阳澄湖后,留下了36个伤病员,任天石等地方党组织、地方武装力量,千方百计掩护这36个伤员,为革命保留下了这批珍贵的“芦荡火种”。
任天石签发的常熟县人民抗日自卫会令
1940年,新四军第二、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来到常熟领导建立苏南东路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任天石担任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的县委书记。长期在艰苦环境下斗争的谭震林,落下了多种疾病,“长了满身疥疮,还得了严重的肺病,经常吐血”。在任天石的治疗下,吐血等症状大为减轻,谭震林后来开玩笑说:“任天石同志是常熟人民的‘天老爷’,在人民中的威望很高。”
任天石(中)与华中十地委部分人员的合影
1947年1月,因叛徒出卖,任天石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同年5月下旬,他被押解到南京,关押在首都卫戍司令部军事看守所2号牢房。
在狱中,任天石想尽办法给组织上写信,汇报自己被捕后的情况,请党组织提高警惕,注意叛徒动向。他在给华中十地委常委包厚昌的信中写道:“我不会忘记党的”“我始终会像信笺一样洁白”!
10月,作为“重要案犯”,敌人又将任天石转押到宁海路19号秘密监狱,断绝了他与外界的联系。此时的任天石仍斗志昂扬,坚持天天在牢房里做体操,锻炼身体。
这种坚韧不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打动了任天石的狱友艾星华。任天石估摸着艾星华有出去的可能,在敌人严密的监视下,给领导陈毅写了一封短信。
1948年2月,由任天石在狱中口授,艾星华出狱后写的信
短短的两百字,却花了好几个夜晚。任天石将写好的字条从床板的缝隙递给艾星华,由艾星华记住后再毁掉。
艾星华出狱后,回到山东解放区,将记忆中的“信”整理后交给了组织。深受任天石感染的艾星华同时也递上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
任天石是个刚强不阿的汉子,曾在南京监狱里写过一篇题为《天雨庭前的梧桐树》的散文,描述了梧桐树在霪雨连绵侵袭下的奋起反抗。
“任凭百般摧毁,不到秋风是不会扫落的……秋风年年有,毁灭不尽的梧桐叶,只见它年年在增添着引人喜欢的娇嫩,依旧在炎热的阳光中给囚徒们一点凉快,直到牢房变废墟。”
梧桐树的坚韧精神正是任天石铮铮铁骨的真实写照。
1948年底,任天石被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于南京,年仅35岁。
参考资料:《雨花台烈士传丛书——任天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