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百年传承 金陵刻经技艺唯一女传人

发布时间:2021-05-01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淮海路35号,金陵刻经处。虽与“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毗邻,却独享一份静谧。

  2009年,金陵刻经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沉寂了几十年的金陵刻经处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木香与墨香的萦绕中,第七代传承人邓清之三十年如一日地写样、雕刻,别人眼中寂寞清苦的工作,她却乐在其中。

  2020年五一前夕,邓清之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图片1.jpg

邓清之

  从零开始

  金陵刻经处由晚清著名学者杨仁山于1866年一手创办,院里经版楼藏有约12.5万块佛经、佛像版,刻经人的工作就是修复或者重刻百年来因反复印刷而残损的经版。

  1991年,邓清之从南京一所中专校的工艺美术专业毕业,来到了金陵刻经处,从此便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虽然在学校曾系统地学习过灯彩、竹刻等技艺,但隔行如隔山,师傅马萌青看着她带来的作品,摇了摇头:不一样。

  一切从头学起。学做工具,看师父雕刻的过程;学看木头,做经版、印刷、折叠、装订……听起来容易,但当时单是磨刀,邓清之就学了三四个月。

  在邓清之之前,金陵刻经处没有女性传承人。一来是因为传统师带徒的方式,为了学艺方便,徒弟多需要和师父吃住在一起,女性参与不方便;二来刻经工作全靠手上功夫,传统刻刀在经版上要握力道分寸,刻出“横平,竖直,点似瓜子撇如刀,钩如皂刺捺如锹”的笔画。经版雕刻完成后,经常还需要用锤子凿空、刨子推平、锯子修边,这些“力气活”很少有女性能做得来。

  为了学好这门传统技艺,邓清之放弃了娱乐与社交活动,每天守在刻经处一角,反复练习。一个字要刻100多刀,一天仅能刻50个字左右。

  一年多的时间,邓清之的双手起了茧子,却也承袭了师父的技艺精髓。“手艺这行从古到今都是如此,经过反复练习与修正,让工具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拿起刀就能很自然地去刻。”

  妙笔生花

  金陵刻经处有两项核心技艺,一项是雕版,另一项则是写样。

  雕刻佛经有一整套流程,棠梨木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或水煮、阴干、切割后成为待用的经版;写工在极薄极细的毛太纸上用毛笔写宋体佛经,蒙在经版上,再由刻工雕刻。

  但传承到邓清之这里,已经丢失了“写样”这个步骤,只是反复使用旧样雕刻。2009年,邓清之开始着手恢复“写样”的步骤。

图片2.png

邓清之正在写样

  她将自幼学习的书法、绘画与雕版工艺相结合,反写经书字体“金陵体”,打破了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写工不刻、刻工不写”的传统,成为唯一集写样、雕版技艺于一身的代表性传承人。

  除此之外,邓清之还在不断尝试作品的创新。为创作版画作品《润》,她前后经过大半年的构思、近两年时间的细心打磨,一遍又一遍地雕刻,不满意就推翻重新开始。

  2003年,《润》入选了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并获得最高奖“金彩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十年之后,邓清之的版画作品《华罗庚》入选江苏省重大主题美术创作精品工程。

  未来,邓清之准备在遵循传统“非遗”技艺技巧的基础上,将古老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努力将技艺转化为文化产品。“在新时代,金陵刻经技艺的传承,更需要延展艺术生命的力度和长度,开掘表现的空间和内涵,让非遗传承有更好的创新,更加牵动人心。”

  守艺传承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邓清之小时候常常路过金陵刻经处。紧闭的门扉,古朴的匾额,精致的飞檐,让她对这里充满了好奇。成为刻经人之后,邓清之觉得自己也有义务让这里的故事和技艺为更多人所知。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邓清之也将雕版技艺带进高校。“这既是传授技艺,也是向高校专家学者学习,两者相得益彰,更有利于这门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曾有学生采用金陵刻经的元素做毕业设计,邓清之特地去毕业设计作品展览现场参观,并购买展品以示支持。

  2012年,金陵刻经技艺有了第八代传承人——两名大专院校古籍修复专业毕业的“90后”。如同当年从师傅那学习一样,邓清之将所学的雕版刻经技艺倾囊相授,这两个徒弟都已成为秦淮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传统工艺的传承文化根基和美学风格是最重要的。但年轻总是更有无尽的想象力的,可以抖落历史中的沉闷。”邓清之对两个徒弟赞赏有加。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金陵刻经处参观和学习。雕刻技艺未曾断绝,屹立150多年的金陵刻经处不再孤寂。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