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南京城市交通迎来历史性高光时刻:南京长江五桥正式通车!
这一天,长江五桥纤美坚韧的身影惊艳了南京市民。一桥飞架大江南北,天堑之上又多一通途。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长江五桥建设者们已付出多年的努力。
沈斌是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桥隧工程一处处长、南京长江五桥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长江五桥是他和建设者们一起,为南京的桥梁隧道建设书写的又一个奇迹。
在此之前,南京长江三桥、四桥,“南京眼”等恢宏的工程的背后,也都有着沈斌的辛劳付出。
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沈斌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沈斌
与南京因“桥”结缘
53岁的沈斌,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交通工程一线。2003年,他离开央企,来到南京长江三桥建设指挥部,从此与南京结缘。
在沈斌的带领下,南京长江三桥实现了打造世界上真正意义首座曲线型钢塔的目标,该项目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桥完工后,沈斌又来到了南京长江四桥的建设工地。四桥主跨达到1418米,如此大的跨度必须采用悬索桥的架构。但它所处的特殊位置、地质环境,则决定了这座大跨径悬索桥在施工过程中,充满艰辛和变数。
7项专题项目、近40个课题,这是长江四桥从设计到施工,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沈斌作为主要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并成功攻克。
十多年来,沈斌一直常年累月奔波在工地,他说,希望能给南京造最好的桥。
投入了“五桥模式”
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建设南京长江五桥,沈斌再一次被委以重任。
长江五桥路线全长约10.3公里,一头连着河西新城,一头直达国家级江北新区。建成长江五桥,将使江北核心区内主要过江架构完成,让“双主城”的城市格局真正得以实现,为南京的拥江发展增添澎湃动力。
接到任务后,沈斌全力以赴。后来,他把办公地点也搬至江心洲上、长江五桥的引桥旁。出门便是长江五桥,进门后谈的还是长江五桥。沈斌说,他全身心都投入了“五桥模式”。
沈斌常常站在江心洲上,仰望日渐成型的长江五桥,他感叹:“看着它一天天变样,就好像我们培养的孩子渐渐长大。”
攻克最难的题
长江五桥是世界上首座大跨度钢混组合索塔斜拉桥,也是首次大规模使用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桥面板的组合梁斜拉桥。
一个个“首次”,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对施工建设者是莫大的考验。
造最好的桥,就要攻克最难的题。
沈斌组织了多项现场试验研究,与现场工人共同研制了钢混塔现场钢筋连接的工装发明;他还组织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组合梁工厂化生产流水线和工艺的研发,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除此之外,长江五桥还在世界首次采用短线法预制拼装波形钢腹板节段梁。
沈斌表示,虽然名称复杂,但短线法预制拼装方式就像“搭积木”,即将在工厂预制好的钢梁直接拼搭起来,这种拼装方式耐久性好,且施工速度特别快,在部分桥段“一天就可以拼一节”,如果采用此前的现浇法,则需要大概6至10天。
就这样,如同过五关斩六将,长江五桥在建设中的难关一个个被攻克。但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暴发。
为保障施工不受影响,大年初二,沈斌便匆匆结束春节假期回到工作岗位上。他一边部署留守施工人员的防疫措施,一边制定方案保证工人顺利安全返回复工。
一系列措施之下,长江五桥的建设进度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6月16日凌晨一点,长江五桥实现了梁段的成功对接。“当两个梁段对起来的时候,误差几乎没有一毫米,当时我们的心情非常兴奋!”沈斌和五桥设计师崔冰一起在桥面上迎接这个重要时刻的到来,“当时我们所有人都欢呼起来,开香槟庆祝!”
在2020年,沈斌还收获了一份非常重要的荣誉——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他谦虚地说:“我们团队每一个人都很优秀,只是因为我年龄大一些,所以把这份荣誉给了我。”
对沈斌来说,五桥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接下来的两年进入“缺陷责任期”,他还要继续跟进,保证2022年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竣工验收。
“两年后,我们要交给交通运输部一个没有缺陷的、完美的五桥。”沈斌说。
参考资料:
南京日报、中国公路、民生温度计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