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出诊”的地铁 “医生”

发布时间:2021-05-30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深夜,随着南京地铁最后一班列车驶入车库,南京地铁的运营正式结束,喧嚣了一天的城市渐渐安静下来。

  而有这样一群人,这会儿才刚刚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穿上反光衣,拎着工具箱,穿行在列车轨道上,对每一米钢轨进行“把脉问诊”,保证地铁第二天能安全运营。他们,就是地铁的“轨道医生”。

  领头的人名叫杨海滨,是地铁综合监护中心小型设备维护班班长。16年时间里,他从一名普通的综合维护工成长为一名综合维护高技能人才,带领团队不断进行技术革新。

  钢轨打磨第一人

  杨海滨出身于一个铁路家庭,曾长期从事铁道综合养护工作。2005年,南京地铁一号线筹备开通,杨海滨成为一名地铁综合维护工。

  南京是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最多的城市之一,在列车巨大的冲击下,钢轨有时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维护工需要每天对轨道的健康度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可能引发大问题的“小伤”。

  白天地铁运营时带有高压电,检修无法进行,他们的工作只能在地铁结束运营后进行。日复一日地穿梭在黑暗的隧道里,杨海滨扎根一线,苦钻技术,把工作做到了极致。

  2007年,南京地铁从国外引进第一辆钢轨打磨车,全英文的资料让一群人犯了难,杨海滨也不例外。自嘲英文水平和小学生差不多的他,对照英汉字典逐字逐句地翻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200多页的全英文说明书译成中文,帮助同事们尽快上手。

  随后的日子里,他熟练掌握了进口打磨车操作技术,并结合南京地铁线路现场情况摸索,数千次地修改打磨方式,数万次地调整打磨参数,为南京地铁制订了专属打磨方案,不仅延长了钢轨使用寿命,更通过减振降噪,提高了乘车舒适度。

  除了打磨钢轨,对受损处进行焊接修复也是杨海滨的日常工作之一。起初,南京地铁苦于没有这一方面的专业人才,把作业交由外包单位负责。

  在一次仔细观察了操作工人的焊接工序后,杨海滨不由想到:随着地铁运营年数的增加,钢轨伤损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如果能自主维修,将节省下相当可观的运营成本。

  第二天,他主动找到了领导,承担下了这项技术攻关。从模拟演练到真枪实战的正式作业,历经40℃的野外演练和寒风萧萧的雨夜作战,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杨海滨便和同事在工作之余,一举拿下了钢轨铝热焊接技术。

  如此一来,维护班组每年为地铁运营公司节约成本近30万元。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多年的实干经历,让杨海滨得到了来自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成为南京地铁维护队伍的领头人。2014年,杨海滨晋升轨道技术管理岗位,虽然离开了一线,但他仍时常回到轨道旁指导作业。

  随着地铁新线的陆续开通,多线网络化运营的新形势对轨道综合维护提出更高标准的需求,亟需经验丰富的老工长迅速培养出一支“一岗多能”的队伍。见此情形,杨海滨主动申请回到一线,并牵头创办了“海滨创新工作室”。

1.jpg

杨海滨与同事

  工作室带领一群年轻人开始了对轨道前沿问题的探索与研发,以“接力传承”的方式,开设了“匠心学堂”“技师讲坛”,促进经验与成果的共享交流。

  “以前是一个人钻,收获的是个人;现在是一群人钻,受益的是整个团队。”即使是临时来工作室学习一段时间的新人,杨海滨也会对其耐心教授。

  在杨海滨的带动和影响下,工作室成员业务普遍达到了“精一会二学三”的水平,先后取得多项突破性的创新成果,工作室研究的《道岔吊运操作法构建与实施》操作法被评为“南京市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

  在日常的工作中,杨海滨也十分注重团队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

  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在外地员工不能及时返岗的情况下,杨海滨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和地铁生产实际,提出了新的工作方式,组织技能强的精干力量在关键点用力,技能弱的进行辅助作业。团队被划分为几个固定的作业小组,通过手机和电脑进行交流,丝毫不放松对技术层面的研究和帮扶指导。

  疫情防控期间,重重措施之下,维护班组如往常一般严格完成检修作业,累计完成轨道动态检测1500多公里、钢轨打磨100多遍/公里、设备维修20余台次。

  2021年,杨海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说:“这份荣誉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更是集体的。我将和团队一起,为保障地铁平安运营、乘客舒适出行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资料:南京日报、南京地铁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