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赞歌 1983抗洪抢险第一人

发布时间:2019-07-14 16:34 来源:凤凰网江苏

1983年夏,连降暴雨,南京市30万军民奋起抗洪。

7月14日凌晨0时40分,位于长江北岸的南京大厂区长芦乡圩坝突然决口,洪水呼啸着向圩内倾泻而下。

南京军区基建工程兵们毅然加入抗洪抢险队伍,滚滚激流中,一道道可爱的身影向受区挺进。

1983年南京市防汛抗洪胜利纪念章

1983年南京市防汛抗洪胜利纪念章

洪水中的6小时奋战

7月,长江洪峰来临,至13日,下关最高水位已达9.93米,为南京市有水位记录以来的第二个高水位。

此时的南京军区,将及时做好抢险救灾工作视为保卫国家经济建设成果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工作之一。抢险救灾,不容许一点疏漏与怠慢,稍有不慎,洪水便会像猛兽一般,威胁到群众们的财产甚至生命。

由于各部队按照军区的指示,预先都有周密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各项准备,时刻保持良好的战备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接到命令后能迅速投入抗洪斗争。

水没家园

水没家园

长芦乡圩坝决口后,时为南京军区基建工程兵的杨太平,迅速翻身下床,与另17名懂水性的干部战士组成抗洪抢险突击队。

瓢泼大雨中,战士们以公路旁的树木为依托,在30米宽的急流中组成一道人墙,将老人孩子接力传送到安全区。

杨太平与战友黄金火等人组成四人小组,搜寻被困群众。在一处民房外,他隐约看到窗台前扒着一位老人。他奋力钻进水已齐胸深的屋子,只见一位70多岁的老人目光呆滞地看着洪水中飘着的树枝杂物。

“老奶奶,我们背你出去。”但老人只是沉默不语。眼看水越涨越高,再不出去可能就彻底被困在屋内,战士们也不由得着急起来。

一声叹息,老人悲怆地说:“家都毁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不走了!”老人的话如重锤敲在杨太平的心头,曾经,他的家乡也遭遇过水灾,出生在农民家庭的他十分理解这种情感。但洪水面前刻不容缓,他不由分说地上前将老人背起就走。

挣扎了几下后,老人伏在杨太平的肩上哭了,啜泣声中,杨太平督促着自己要快一点,再快一点,去抢救更多的人和物。

当他和战友赶到附近的奶牛场时,水已经漫到奶牛鼻子处。

栅栏门打开后,奶牛的绳索一一被解开,但受惊的奶牛在水中焦躁地打着转,就是不愿出来。饲养员冲进牛棚,拖尾巴、拉耳朵,各种方法都使遍了却没有成效。

一名战士将手指插进牛鼻中,紧紧扣住,用力拖着向外走,牛终于乖乖地迈开了腿。

眼看着其余数十头牛跟着转移时,一头奶牛掉进筑在高坡上的粪池里,怎么也上不来。没有半丝犹豫,杨太平跳入粪池,手抬肩扛,配合上面的人,硬是将奶牛救了出来。

紧张的营救中,天已大亮,杨太平在洪水中连续泡了6个小时,从死神手中夺回了9人的生命。

撤离的人们

撤离的人们

南京军区命名的第一位“抗洪抢险英雄”

上午九点,抢险队来到决口处,排灌站电机房内有两台各重近一吨的电动机需要抬上岸去。

饥饿与寒冷交织,战士们早已疲惫不堪,在抬第一台电动机时,黄金火就不堪重负地被压倒在地。而杨太平身处后排,承受的压力更大,他咬着牙一步一步缓缓登上堤岸,坚持到将两台电动机都抬了上去。

尚未来得及休息片刻,决口对岸的村庄传来了呼救声,而拦隔着他们的,是一道30多米宽、四五十米深的湍急河流。尽管体力皆以透支,但连长熊学贵还是将手一挥,率先跳入水中,战士们随后跟上,在流速每秒四五米的洪水中漂浮。

熊连长自小在长江边长大,有着一身好水性,很快就接近了对岸。就在他回头时,发现两名战士陷入了漩涡之中,又转头游了过去,借助水中的一棵树,先后将两人带到岸边。

而杨太平这边,又面临着另一个险情,离他只有五米的一位战士也因体力不支沉入漩涡中。

他沉入水中,凭着最后一点力气将战友托出了水面,但自己却再也没有浮上来。

浊浪滚滚的长芦圩,一颗红星就此熄灭。两天后,人们终于在距杨太平落水处200米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遗体。

杨太平事迹报告会

杨太平事迹报告会

同年7月29日,中共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号召全市人民学习、宣传杨太平同志为人民利益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并在他牺牲的地方建起了纪念碑。8月9日,杨太平被授予“抗洪抢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了二级英模奖章,这也是南京军区命名的第一位“抗洪抢险英雄”。如今,杨太平的骨灰被安放在重庆江津烈士陵园,供人们瞻仰和缅怀。

参考资料:《中华著名烈士第29卷》

      《江海潮》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