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29日,《建设边远地区是科技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在人民日报上一经发出,便引起了多方关注。
这篇社论表彰了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奔赴祖国边陲,为边远地区科学事业而献身的科技英雄模范。
其中,就有一位来自南京的土壤科学工作者、革命烈士卢耀曾。
1983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刊发表社论《建设边远地区是科技工作者的光荣职责》
背井离乡 从南京到西藏
1928年出生的卢耀曾,在南京度过了最重要的学习生涯:194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现南京金陵中学),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金陵大学的农学系。
从入学到毕业,卢耀曾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身居南京,他亲眼看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也亲耳听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直捣蒋家王朝的隆隆炮声。
所以,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卢耀曾,怀着对党无限的敬仰之情,向单位的党组织呈上了入党申请书,其中一段为:
“我感到党是我们一切工作与学习的动力。请党允许我参加到这个战斗的组织里,尽我自己的一切力量。”
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金陵大学
行动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1955年,已经在南京华东农科所工作的卢耀曾接到了组织上的选派:去西藏工作。没有二话,卢耀曾爽快地答应了。
唯一令他犹豫的,大概就是如何将进藏工作的消息告诉母亲了。当时,卢耀曾的父亲去世才半年,妹妹在南京工作,只留患有肺结核的母亲孤身一人住在上海。
因为害怕面对母亲,卢耀曾一直没有回家。直到启程的日子逼近了,他这才给母亲写去了一封长信,说要到很远的地方出一次长差。
同时,他也向党组织交了一份思想汇报,写道:“无条件依照党所教导的方向去做,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
9月17日,卢耀曾和其他八名同志一起,来到当时西藏第一个农业科学研究单位——拉萨农业试验场报到,开始了崭新的战斗生活。
无私奉献 在西藏的26年
搞土壤研究,要经常同当地藏族群众接触。为此,卢耀曾刻苦地学习藏语,努力适应藏族的生活习惯。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他闯过了“生活关”和“语言关”,下乡工作时可以不带翻译了。
为了摸索高原旱地改良经验,卢耀曾在海拔4000多米的萨迦县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试验;为了在西藏高寒的黑河牧区试种青稞和蔬菜,他来到这个艰苦的地方蹲点,一待就是六七个月;在山南乃东县蹲点搞土壤普查时,由于生活条件差,他得了肝炎,但还是一直坚持工作……
卢耀曾
忘我的工作,使得卢耀曾一转眼变成了“大龄剩男”。几年来,他拒绝了母亲给他在上海找对象的提议,和一位在农场工作的藏族姑娘达嘎坠入了爱河。
达嘎问卢耀曾:“你生在北京,长在上海、南京,为啥要在西藏找对象呢?”卢耀曾诚恳地说:“我是来建设西藏的,这里工作很需要,我决定在西藏干一辈子。”
为了收集各种土壤标本,卢耀曾跑遍了拉萨、山南、日喀则、日都、那曲等地,是农科所下乡最多的科技人员之一,被人们称为“长年住招待所的人”。卢耀曾常说:“我是搞土壤的,不下乡,我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在机关,卢耀曾每天早晨五六点钟就到化验室里去工作。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他的办公桌上经常放着盛糌粑的铁盒子,饿了就抓几把吃。
人们总说:“化验室成了老卢的‘家’,家成了他的招待所。”大家向他的妻子达嘎打听他在不在家时,总是问:“住招待所的人在吗?”
谁也不曾想到,卢耀曾在西藏一呆就是26年,他把自己生命中最好的时光献给了西藏人民、高原大地。
乡亲们亲切地给卢耀曾起了个藏族名字——“强巴”。
外出考察 不幸坠河溺亡
卢耀曾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妻子达嘎看到这种情况,愿意与他一起调回内地。在上海的母亲更是盼子回沪。
卢耀曾给妹妹的信中说:“按说,我应该调回内地照顾妈妈。可是,我是研究高原土壤的,一旦离开了西藏,我的科研工作就等于零。为了工作,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于是,他几次放弃了调回南京的机会。
卢耀曾和别的同志合作,选育出“拉萨一号”优良蚕豆品种,创造了亩产1250斤的高产记录,荣获西藏科技成果四等奖。他最早提出在西藏种植绿肥,进行“绿肥种植试验”,写出了试验报告。他在藏北黑河地区试种成了多种蔬菜,为解决牧民的吃菜问题闯出了路子。他还先后写出了《土壤耕作试验——深耕施肥》《土壤培肥——绿肥的种植和利用》以及关于西藏农业区划的意见等,对发展西藏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1981年4月,卢耀曾随森林调查队去林芝县考察
1981年4月底,卢耀曾要随森林调查队去林芝县考察。这时,他已年过半百,又患有多种疾病。
卢耀曾没有听取妻子达嘎建议,还是出发了。短短一个月,他就在林芝跑了8条山沟,挖了25个剖面点,收集了100多份土样标本。
6月19日下午,卢耀曾在更张林场考察后回住地时,路过一座独木桥,不幸坠入河中。在湍急的河水中,卢耀曾不顾个人安危,紧紧抓住装有考察资料记载本、海拔仪、指南针的工作包不放。
为了保护科技资料和仪器,卢耀曾被急流卷进漩涡,光荣牺牲,终年只有53岁。
卢耀曾,这个光辉的名字,在西藏高原上传颂着。他用26年的时光,不忘初心,践行了对党的承诺,将永远活在西藏各民族人民的心中。
参考资料:《一颗晶莹的雨花石——记西藏农科所助理研究员、革命烈士卢耀曾》
《卢耀曾烈士:藏胞怀念的“强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