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杭接力 “三军之眼”隐蔽往事

发布时间:2019-07-30 17:33 来源:凤凰网江苏

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训练基地,万余名官兵、600余台(套)装备整齐列阵,迎接检阅。

在这次建军九十周年阅兵中,中国电科南京14所共有7型数十套装备接受了习近平主席的检阅。

被誉为“三军之眼、国之重器”的14所,前身为国民党国防部雷达研究所。它的背后,还有数学大师谷超豪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往事。

中国电科南京14所(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电科南京14所(图片来源网络)

策反原国民党国防部雷达研究所(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策反原国民党国防部雷达研究所工作人员(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布局

南京水西门登隆巷10号,曾是国内唯一的雷达研究机构——雷达研究所所在。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先接管一批日制雷达,又以剩余物资购得美军旧雷达,设立“特种电信器材修理所”,即雷达研究所。这里修理的雷达被陆续发往国民党驻守的各个要塞,如江宁要塞、狮子山要塞等,就设立了雷达站,用以探测解放军渡江船只。

早期军用雷达发射塔(图片来源网络)

早期军用雷达发射塔(图片来源网络)

1948年3月,张叶明的到来,改变了这个国民党要害部门的未来轨迹。

这个年轻的大学生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是雷达研究所负责人叶彦世的故交之子。实际上,张叶明是中共党组织外围的进步青年,潜入这里也是出自地下党的示意。与他接头的南京地下党吕东明、施雅风,专门负责搜集国民党的军事情报。

1948年下半年,淮海战役打响、国民政府岌岌可危。南京地下党指示张叶明:团结科技人员,保护物资器材和科技人员,迎接解放。

当雷达研究所接到南撤广州的命令时,张叶明一面劝大家抵制南撤,一面向南京地下党请示应付办法。商量后,地下党认为,暂避杭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历史上杭州从未打过大仗,所里技术人员也大部分是浙江人。

更为重要的是,杭州进步势力较强,有浙江大学老关系,张叶明易于和杭州地下党接上关系。

1949年1月至4月,该所分七批迁到杭州,携带器材1156箱和6部雷达整机。同时设立南京留守处,看守一时运不走的大部分雷达和器材。

而到杭州不久,张叶明就找到了老同学——浙大助教、杭州城市工作系统党员谷超豪。

接力

谷超豪,这位新中国的数学大师,当时的主要工作便是团结杭州的科技工作者。雷达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技术,阻止雷达研究所南迁,对他来说更是义不容辞。

谷超豪与妻子胡和生

谷超豪与妻子胡和生

为了不引人注目,谷超豪和张叶明一般约在校外接头。张叶明告诉谷超豪,所内的技术骨干大多重视技术,思想并不反动。现任所长葛正权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也有可能争取。

因此,杭州地下党制定了“团结进步分子,争取中间分子,孤立反动分子”的方针。

对于这样一个新式武器研究部门,国民党当局当然不会轻易放手。看到雷达研究所没有继续南迁的打算,国防部十分恼火。于是,第六厅厅长钱昌祚来下最后通牒,并应允拨3万银元作拆迁费。

出乎意料的是,葛正权却依旧以“没钱”为由,按兵不动,抵制南迁。原来,在另一名神秘人物的影响下,葛正权已经决意投身革命。

物理学家葛正权(图片来源网络)

物理学家葛正权(图片来源网络)

1949年3、4月间,南京地下党许锡瓒(公开身份为国防部第六厅少校科长)受命组织护厂护校工作,劝说国民党高级科技人员留下来,为建设新中国服务。雷达研究所暂避杭州,就有他和葛正权争取高层决策的功劳。

当钱昌祚下达最后通牒时,许锡瓒来到杭州,与葛正权彻夜详谈。谈话的具体内容无从考证,只知道葛正权在最后明确表示,不会把雷达研究所迁往台湾。

国民党元老许崇灏之子许锡瓒

国民党元老许崇灏之子许锡瓒

就这样,所长葛正权顶住压力拒绝南迁,张叶明等人则借鉴其他单位保护物资器材、团结职工的做法,在所内成立了应变委员会。

起义

1949年4月,黎明将至。

当解放军尚未入城、国民党军队撤逃时,约200余人的散兵游勇和不良分子包围了雷达研究所南京留守处,企图抢劫器材。留守处人员经过极大的努力,保卫了仓库的安全,直至解放军进城。

尚未解放的杭州,地下党市委发出了“反破坏、反迁移、保护城市建设,迎接大军解放”的指示。雷达研究所内的应变委员会积极活动,提出“只要人员不散,机器设备完整,我们就有饭吃”的口号,安稳人心。

他们还将仓库加固,器材装箱造册,防止失丢。取出仓库中的枪支,组织防护队,保护所的安全。葛正权则将公款购买的黄金、银元交出,解决员工吃饭的大问题。

浙江大学学生庆祝杭州解放

浙江大学学生庆祝杭州解放

5月3日,在杭州市民的夹道欢迎下,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列队进城,杭州解放。当时,谷超豪与张叶明正在所外秘密接头,正好看到解放军进城的身影,激动万分。

当天,人民解放军即来所接管,大家热烈欢迎,庆贺解放。除个别人员逃走外,绝大部分人员及全部雷达、器材物资、车辆、文件档案都留下了。我国唯一的雷达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成功回到了人民手中。

新中国成立后,雷达研究所在杭人员携带全部雷达、器材返回南京,归入华东军区航空处建制,成为新中国雷达研究所的前身。

1950年5月,基于雷达研究所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华东军区航空处电讯大队”干部合影

1950年5月,基于雷达研究所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华东军区航空处电讯大队”干部合影

在这次起义壮举中,葛正权、张叶明两人荣立一等功,张叶明被批准入党。

1985年12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向原雷达研究所105名人员颁发了《起义证》。

参考资料:

《杭州党史资料》

《国立浙江大学历史文库》

综合新华日报、北京日报报道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