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81年7月31日,鼓楼广场举行规模盛大的阅兵式。南京军区9000多名陆海空三军官兵组成54个方队,接受许世友、聂凤智、杜平等开国将领的检阅。这是南京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多管火箭炮、坦克、地空导弹等重型武器纷纷亮相,欢呼声响彻在南京城的上空。作为南京的城市地理坐标,鼓楼广场承载了一代代南京人的回忆。
(2/8)鼓楼广场因为毗邻明代建筑鼓楼而得名,近代商业在此聚集。根据民国时期重要的城市规划文本《首都计划》,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曾欲将南京市政府从夫子庙江南贡院迁至鼓楼一带,但计划最终搁浅。新中国成立后,鼓楼地区横轴上聚集着省市政府等重要机关部门。
(3/8)南京解放前,鼓楼广场还曾见证过一段不应忘却的历史。1947年5月20日,冲破国民党军警阻挠的6000多名大学生在这里胜利会师,喊着“反内战”“反饥饿”的口号,整队向国府路(今长江路)进发。不久,震惊全国的“五二〇”血案发生。毛泽东撰写的评论《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高度评价“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是中国境内继军事斗争之后出现的“第二条战线”。
(4/8)为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南京市委决定改造鼓楼广场,扩建工程于1959年2月5日竣工,鼓楼广场一跃成为南京市内最大的广场。中心岛南北长112米,东西宽60米,其规模、形状在此后历次大的建设中基本未变。广场周围和街道两旁种植了3万株各种观赏树木,12个大小喷泉皆为活动式,可分段拆卸和拼接,举行庆典时拆除可避免游行队伍在鼓楼绕行。
(5/8)1960年代后,由于地势开阔,鼓楼广场逐渐取代了规模偏小的新街口广场,成为南京新的政治活动中心。广场西侧建有检阅台,是大型集会活动的必经之地,每每游行队伍经过于此,都必将掀起一阵高潮。活动结束后,地上有时还散落着人们被挤落的解放鞋。图为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南京各界群众在检阅台举行悼念活动。
(6/8)1982年12月23日,经会议决定拆除检阅台,在原址建立街心花园。由于检阅台坐落在建筑群密集、人口稠密、交通频繁的闹市区,爆破工作分为三次、历时十天完成。经过精准的计算,爆破时声响低沉且震动较小,据百米外的居民反映完全听不到响声。
(7/8)在鼓楼广场的北侧,曾耸立着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解放后,这里成了老南京人最爱逛的鼓楼食品大楼,货物种类繁多,是当时南京营业销售额最大的食品商店之一。楼上架有高大的发射天线,江苏电视台创建之初在楼上进行播报。2001年5月,大楼拆除,建成了高达450米的紫峰大厦,成为南京的新地标。图中左为鼓楼食品大楼。
(8/8)如今,鼓楼广场已成为南京城市客厅最美的代言。中心环岛披上四季常绿的“绿地毯”,每逢重大节日或活动,主题植物雕塑总会给市民带来新惊喜。
参考资料:《南京当代风采1949-2000》、南京晨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