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6月10日夜,远在日本的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梦见了张应春,一个让他终身怀念的女革命家。
梦中,张应春神色如常,只是告诫柳亚子:“党祸已迫,速自为计。”
不久,柳亚子闻讯,两个月前,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江苏妇女运动先驱,于“四一〇”反革命事件中被捕,后惨遭杀害。
张应春
剪去长发,一以天下为己任
农谚有云“十月芙蓉应小春”,出生于农历十月的张应春因此得名。张父曾任吴江黎里女校教师,张应春也随父亲去黎里就读。
当时的黎里在柳亚子等人的努力下,已形成了一股“新派力量”,民主气息甚浓。在环境的熏陶下,张应春逐渐有了妇女解放意识。在上下学的路上,她多次对同窗好友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封建意识,我辈要勤奋学习,要争女权,一以天下为己任。”
1920年夏,张应春毅然考入上海两江女子体育师范学校,并在毕业后到上海松江景贤女子中学任教。这所学校由侯绍裘等进步人士筹资创办,恽代英、萧楚女、柳亚子等各界知名人士经常前来演讲,在他们的影响下,张应春思想觉悟进步颇为迅速。
张应春(左一)在上海两江女子体育师范学校与同学的合影
不久后,在侯绍裘的介绍下,她加入了改组后的国民党,并在1925年回到家乡,边教书边开展革命活动。在她的大力倡导下,黎里镇创办起了一所妇女学校,张应春被公推为主任老师。课堂上,她向学生传授文化,宣传革命道理;课后,她鼓励学生冲破封建牢笼的束缚,寻求自由和平等。
为了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女权,张应春毅然带头剪去发髻,以一头清爽的齐耳短发示人。在二十年代的旧中国,女子剪发极为罕见,有些小孩跟在背后叫她“尼姑”,面对父亲的严词责备,张应春坚决说道:“大人苟终弗儿谅者,儿且远走北国,终身不复宁家矣!”
张应春与柳亚子的书信
1925年10月,张应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在11月17日写给柳亚子的信中说:“我认为入了党(指中国共产党),当然以党为前提了,一切都可以牺牲的。”
上海创刊,江苏妇女运动的先驱
1926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张应春作为江苏省的妇女代表参加了大会。会上,她汇报了江苏妇女运动的情况,并提出了关于妇女运动的两项议案。回到上海后,她留在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参加干部联席会议和训练班。每每结束会议,她便与妇女部秘书史冰镒等彻夜讨论问题,第二天照常工作,毫无倦容。
张应春照片
为了指导妇女运动,进一步扩大革命宣传,张应春决定创办一个属于妇女界的刊物。经中共江浙区委批准,1926年3月8日妇女节这天,《吴江妇女》在上海创刊,张应春为主编,刊物以“号召妇女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推翻旧礼教,以求妇女和全人类的自由平等”为宗旨。
《吴江妇女》
在创刊号的《国际妇女纪念日与吴江妇女》一文中,张应春指出:“我们吴江的妇女没有死尽,就要来为自己的自由,为自己的经济独立,为社会上、法律上、教育上,求种种的平等,而在这国际纪念日来联络全世界的战线奋斗,向压迫阶级进攻。”
同年3月18日,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学生惨遭屠杀,酿成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张应春怒不可遏,亲自组织和参加了上海群众反对段祺瑞惨杀北京市民的游行示威,执笔写下《江苏省党部妇女部为反对段祺瑞惨杀北京市民宣言》和《悼北京为爱国惨死的女烈士》等文。“革命的事业,没有流血是不会成功的”,“跟着女烈士鲜明的血迹,猛勇地前进”,字字血,声声泪,令人深思。
《吴江妇女》在当时只能秘密出版发行,张应春承担了组稿、撰稿、编辑发行、筹划经费的全部工作。刊物虽然仅出版了5期,但它对当时妇女解放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起了积极的推进和指导作用。
三封急电,毅然赴宁寻找光明之路
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初,在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的努力下,国民革命呈现蓬勃之象。但在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反动面目日益暴露。而张应春,则始终站在与之斗争的前列。
1925年9月的一天,沈玄庐闯进了江苏省国民党党部,此人原为上海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后堕落为西山会议派骨干。他指责省党部进行赤化宣传,诬蔑共产党抢席位,抢占省党部各级委员会名额。
“在革命困难的时候,你们不知躲到哪里去了?革命形势好转了,就想来坐享其成!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孙中山先生亲自提出的,你想反对,难道你比孙先生还高明吗?” 张应春的连连诘问,逼得沈玄庐哑口无言,落荒而逃。
张应春率领的妇女游行队伍
1926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陵墓奠基典礼在南京举行,张应春与柳亚子、侯绍裘等人先后从上海赶到南京。那天上午,张应春在南京夫子庙贡院召开的大会上发表了演讲,并在会后手执“拥护国民会议”的旗帜,走在游行女工队伍的最前列。
就在中山陵墓奠基典礼即将结束时,变节突生,国民党右派率领着雇佣的两百多名流氓打手,向柳亚子等左派领导人大打出手。在这危急时刻,张应春等女同志挺身而出,奋力护卫,使柳亚子等人安全脱险。
当侯绍裘奉指示将国民党江苏省党部迁往南京时,积劳成疾的张应春正在吴江的家里治病休养。收到侯绍裘一连三封急电后,她不顾家人劝阻,于1927年4月7日毅然离家赴宁。此时张应春已被任命为中共江浙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中国济难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委兼妇女部长。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张应春与侯绍裘、谢文锦、陈君起等10人同时被捕。在狱中,敌人严刑逼供,将她吊打一天一夜,只得到“我是共产党员”的铿锵回答,恼羞成怒的敌人最终将其残忍杀害。张应春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我们誓死要从红色的血泊里边,找着光明的道路,建设起光华灿烂的社会来。”
参考资料:《中共吴江地方历史 第1卷 1921-1949》
《雨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