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军区司令部第五干休所,有一位叫王辅一的老将军,参加工作起,笔杆子就是他的武器。
战争年代,他用笔起草命令、文件、宣传文章;和平时期,他又用笔撰写、记录党史和军史。
1990年6月30日,王辅一从北京离休回南京,继续进行军史研究。1991年-2009年,出版了《项英传》等6本书,发表各类文章200多篇,被誉为“军中活辞典”。
王辅一少将
没带过兵的将军,没上过大学的“笔杆子”
1929年7月,王辅一出生于江苏赣榆。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处在革命根据地的边缘,离最近的日伪据点只有10里地。
目睹过日军暴行,王辅一从小就想到前线打鬼子。他机警聪慧,10岁时当上了抗日儿童团长,怀揣着《怎样当一名共产党员》的小册子,不到13岁便入了党。
由于年龄尚小,1942年和1943年,王辅一两次要求入伍参军,都被打了退票。直到1945年,王辅一从400名同学中脱颖而出,当上八路军山东滨海军分区的缮写员。
战火硝烟中,他刻钢板,印文件,参与《民兵报》的刻写、油印工作,用一支笔与敌人作战。
1948年6月,开封前线指挥部,唐亮(中)、陈其五(左)、王辅一(右)
解放战争时期,王辅一随军转战,先后任唐亮、鲍先志将军的秘书,成为不少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
1988年,王辅一被授予少将军衔。他一辈子没带过兵、没打过枪、没吃过子弹,对他来说,笔就是枪。他曾经说过,抗日把他带上了终身革命路,笔杆子令他在这条路上奋勇向前,“生命不止,笔杆子不息。”
1988年授衔时,国防部部长秦基伟上将与王辅一少将互致敬礼
值得一提的是,“军中活辞典”王辅一,却并没有读过大学,而是在军队这所大学校里自学成才。
顶住压力为项英正名,成果受到胡耀邦肯定
项英,“皖南事变”三烈士之一,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
然而,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项英戴着“右倾机会主义者”的帽子。能得以正名,还得归功于王辅一的坚持。
项英
1981年,时任南京军区司令部百科编审室主任的王辅一,受命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项英”条目。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皖南部队遭损失的责任被全部推给项英。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王辅一发现,“皖南事变”情况复杂,将新四军的失败全归咎于项英不合适。
只是,王辅一刚提出自己的看法,就受到了领导的批评和一些学术上的争议。他没有放弃,只想着“恢复历史本相”。为此,他从第一手史料入手,跑遍了当时国内有名的图书馆、档案馆、军史馆,收集、整理、分析、鉴别资料。遍访老红军战士和知情者,查证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历史背景。
1984年,王辅一拿出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项英”条目征求意见稿,对项英一生的功绩作了充分肯定,并对项英在“皖南事变”中的过失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和中共党史研究室主任胡绳阅后,给予了充分肯定。胡绳召集专家研究后,向胡耀邦报告:“我们认为,这一条总的说来是写得恰当的。”
此后,对项英的评价便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王辅一
笔耕不辍,离休少将成“军中活辞典”
1990年6月30日,王辅一从北京军事科学院离休回南京。
在没有经费、家里还有病人需要照顾的情况下,他继续从事项英研究,进一步解决了研究中的诸多疑点和难点问题,澄清了强加在项英身上的不实之词。
1995年,王辅一用42万字的《项英传》,再现了项英可歌可泣的一生,在党史、军史工作者和老同志中引起很大反响。
前国家主席杨尚昆在对项英女儿项苏云谈看过《项英传》的感受时说:“这本书写得非常好,把很多问题作了明确的说明,给予了很好的澄清。”
王辅一发表的部分著作、主编的书籍
离休多年,王辅一笔耕不辍,矢志不渝为党和军队书写辉煌。1991年-2009年,就出版了《罗炳辉的故事》《项英传》《新四军简史》《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简史》等6本书,发表各类文章200多篇。《罗炳辉的故事》还被收入“早陨的将星”丛书(共8册),获得中宣部颁发的1992年度精神产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罗炳辉的故事》(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王辅一还为陈毅、罗炳辉、周子昆、唐亮等11位将帅写出传略,为毛泽东、刘少奇、李先念3位国家主席百年诞辰写出纪念文章,为黄公略、袁国平、张爱萍等10位老将写出专题业绩文章。
除了传播书写党史、军史,在南京的离休生活,王辅一还对地方和军队老首长找他帮助办的事大力协助。2009年,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六十年,为配合宣传,王辅一以渡江作战亲历者的特殊感情,苦干3个月,写出《百万雄师渡大江》的56篇系列文稿。
多年来的研究,王辅一对军史、战史资料烂熟于胸,为社会各方面提供党史、军史的大量咨询,解疑答难,被誉为“军中活辞典”。
2009年,王辅一被总政治部评为全军先进离休老干部,中国作家协会为他从事创作六十周年颁发荣誉证书和证章。
参考资料:
《共和国功勋人物风采》
《南京党史》
综合解放军报、法制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