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编辑室。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战火硝烟的洗礼,有的长期担任作战部队的主要领导,有的在政治机关担任重要职务,且文化程度较高,可谓文武兼备。
十年时间,他们走访作战部队、搜集资料,承担起为军队写“家史”、续“家谱”的光荣使命。
就连陈毅都说这是一件“苦差事”。
师团干部组成编辑室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
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支英雄之师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不断成长壮大。
熠熠生辉的战绩战果、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可说可写的实在太多。
1949年底,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军委下达关于全军编写战史的指示,由总参谋部负责领导。全军成立了十个战史编辑室,分别负责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和各方面军、各军区、各野战军以共产党领导下的主要武装力量战史分类编辑工作。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1955年7月,南京军区抽调13名师团干部组成“华东军区战史资料编辑室”,下设抗日战争史料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史料两个编写组,由时任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的王德兼任编辑室主任。
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王德
位于北京西路的原美军顾问团公寓大楼,成了编辑室的“大本营”。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编辑们集中在这里,首要任务就是搜集最原始的资料。
1958年3月29日,王德前往北京汇报工作进度,见到了总参谋长粟裕。
战史怎么写?粟裕给了王德几点建议:“抗日战争史要着重反映群众战争,我军力量不大,战役不多,主要是战斗。但地方工作、党的工作、伪军工作、建军工作的比重很大,政策性更强。抗日战争是群众力量为主,军事力量为辅。边战斗边建军是一个特点,要把特点写出来,不要平铺直叙。”
至于解放战争史,粟裕则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战役方面。“写战役不能离开战略原则,要尽量提高到战略水平;战役的实施是起因于战略意图,因此战略意图也要写出来;政治工作也要写,地方支前工作也要写。”
从北京归来,战史编写工作拉开了帷幕。4月1日,南京军区战史编辑室正式成立,编制29人,办公地点除原美军顾问团公寓大楼外,新增颐和路38号。
1961年编辑室全体人员合影
陈毅直言“苦差事”
在粟裕的关注下,战史编写工作进展迅速,成绩斐然。
1959年春,南京军区战史编辑室先后又成立了新四军战史编审委员会、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战史编审委员会,对新四军抗日战史、三野解放战史进行了立项。
同年9月4日,第三野战军战史编审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陈毅、粟裕、陈士榘、许世友等人都在百忙之中抽出身来,参加了这次会议。
“修史都是后来人修史,战史、党史的争议性还是有的,所以这些执笔的同志压力不小啊,是个苦差事啊。”陈毅一席话,引来了众人的笑声。
会上,陈毅要求编辑室的同志们收集好材料,掌握逻辑,多走访当时作战的部队,慢慢研究得出结论。“大型的战役需要多花点时间,比如说解放时期的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也算一个。”
会议的尾声,陈毅还鼓励道:“两年搞好就是胜利。”
照片、日记本、回忆录,甚至是蒋介石留下的材料……编辑室将能想到的材料全都搜集来,用于战史的编写,力求客观详细。而编辑室成员们自身的经历,也是一本宝贵的“书”。
王德的女儿王月朗曾回忆:“父亲去世后,与他共事的叔叔、伯伯们时常告诉我们,父亲是他们公认的第三野战军的‘活字典’,粟裕大将称我父亲是华东战场的‘活地图’。”陈毅后来在接受编辑室采访时,也称“王德对三野解放战争的情况都装在脑子里”。
《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初稿
几年的时间里,南京军区战史编辑室除了完成《新四军抗日战争战史》和《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的本稿,还选出部分比较重要的历史资料汇集成《新四军抗日战争战史资料选编》800余万字、《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资料选编》700余万字。由于工作表现优异,编辑室被授予集体二等功一次。
从1955年始,南京军区司令部战史编辑室存续了大约十年之久。他们收集的史料之全、质量之高、访问人员之多,都是后来者无法企及的。
参考资料:《纪念南京军区司令部战史编辑室成立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