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学府——南京军事学院成立,相继设立了基本系、情报系、海军系、空军系等军兵种系,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而设立培养高级将领的战役系,更是院长刘伯承一直在筹谋的。
在他的推动下,战役系顺利开设。52名学员在1955年评授军衔时全部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出现了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将军系”的盛况。
有“将军系”之称的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第一期
军事学院开设“战役系”
1954年1月15日,刘伯承在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做了题为《我在学习党的总路线中对国防现代化的一些见解》的长篇发言,专门讲到了培养高级将领对于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性。他认为,高级干部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是安危所系之人。
在这次会议上,刘伯承具体介绍了开设“战役系”的设想,计划招收学员30到60人,主要学习政治、战略、战役、战史等内容。
“希望年壮的将领有机会来和我们一道学习。我虽年纪大一点,但仍愿意同诸位年壮的同志一起学习。”刘伯承发出了最诚挚的呼吁。
这年7月,刘伯承和军事学院领导一起联名向中央军委写报告,正式提出开办“战役系”的建议。
随后,中央军委批准了报告,从全军各大单位选调52名高级干部进入战役系学习。
能够进入战役系学习的,可都是战功累累的著名将领,包括杨得志、韩先楚、张震、吴克华、张祖谅、秦基伟、曾思玉、廖汉生等人。
刘伯承在南京军事学院
刘伯承亲自抓课程设置
来战役系学习的将领普遍有着一个共同点:作战指挥经验丰富,但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军事理论学习,对现代军事科学更是知之甚少。
张震将军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曾回忆说:“就我自己而言,以前从未系统学习过。年逾不惑之际,能暂时离开繁重的工作岗位,专门拿出3年的时间系统学习军事理论,特别是有周密的教学计划,有优秀的教员教授,机会十分难得。”
战役系第一年为预科,总训练时间为1200小时,其中1000小时用于补习文化(共设4门,即语文、数学、理化常识和地理),目的在于“提高学员文化水平,为升入正科,学习现代化军事科学与政治理论打开门径”。
当时规定,不需要补习文化者,可以不参加预科学习。所以,战役系第一年只有30多人入学。
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刘伯承主张因人施教,把学员分别编为甲、乙、丙3个学习组,每组入学时所学内容均不一样。其中,甲组层次较高,要求结业时能够达到高中三年级语文和高中一年级数学的水平。
杨得志上将和孙继先中将在学习
文化学习除课堂讲授外,语文、数学均留有作业,以消化所学知识。“一年下来,作业本就有一大摞。几十年过去了,这些作业本我仍保留着,毕竟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多年后,张震将军回忆起往事仍记忆犹新。
1955年9月1日,战役系学员全部转入两年的正科学习。
正科学习时期,刘伯承亲自抓训练计划的制定,紧紧围绕“以培养成熟的战役指挥员为目的”来安排所设课程。设有政治、哲学、军事等方面的课程,科目种类十分丰富。
除此之外,刘伯承多次为战役系学员讲课,组织指导他们实验室内或野外作业与演习。他还亲自批阅学员的考卷,杨得志、秦基伟、张震等将军的考卷上都有过刘伯承的评语。
将军学员提着马扎上课
考虑到战役系的学员年龄相对较大,南京军事学院在生活上给予了相应的关照,但对学员在思想上、学习上的要求相当严格。
刚入校时,学员坐的是皮沙发凳子。刘伯承看到后说:“当学生的,就是要坐硬凳子,屁股那么娇贵呀?”他还引用“慈不掌兵”的古语,来说明这个道理。
此后,学员就都换成了硬凳子。外出作业时,学员都提着马扎,背着图囊。学院外的孩子们看见后都很不解地问:“哎呀,老伯伯怎么还背着书包上学呀?”
对于战役系的学员来说,总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学校规定学员要给教员敬礼,但教员们的军衔远远低于自己,这个“礼”敬还是不敬?
针对这一情况,刘伯承倡导“尊师重道”,要求学员们放下架子,牢记自己现在是学员,不是首长。
在刘伯承的影响下,战役系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战役系党支部提出:在学习上开展互助活动,保证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在生活上互相关心,注意劳逸结合,动员每个同学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到毕业的那一天,没有一个减员。
廖汉生将军的回忆文章,让学员们当年团结互助的画面定格在历史中:“有的同学写字很慢,又听又记忙得满头大汗,结果课也没听懂,记也没记全。课下,大家凑在一起,互相核对、补充笔记,并且要求他课上集中精力听讲,课下再抄其他人的笔记……”
1957 年7 月,战役系52 名学员全部通过严格的毕业考试,圆满结束了学习生活。国防部长彭德怀签署命令:军事学院战役系52名学员毕业考试及格,准予毕业。
随着52 名将军学成毕业,军事学院“将军系”也成为历史。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在各个部队中引领着我军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