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新村30号,周恩来铜像身姿矫健、气宇轩昂。
75年前,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就是在梅园新村的3栋民居中,为民主据理力争、为和平奔走疾呼。
如今,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里,一帧帧照片永久定格针锋相对的瞬间,一件件文物无声讲述波谲云诡的历史。
其中,一只五彩瓷花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周恩来赠给司徒雷登的仿明五彩人物敞口瓶
驻华大使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个命运的大决战,并不可避免地成为国内各种政治势力斗争的焦点。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了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1946年5月3日,随着国民政府“还都”,周恩来率领的中共代表团从重庆移师南京,继续国共和平谈判。包括董必武、陆定一、廖承志、李维汉等在内的代表团成员,就工作生活在梅园新村17、30、35号3栋小楼里。
但是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了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协议,于1946年6月26日,以21万余兵力进攻中原解放区,接着又大举进攻华东、晋冀鲁豫、晋绥、东北等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随着国共冲突的不断升级,美国政府开始出面调停国共两党关系。1946年,被认为通晓中国政治,能把握中国社会复杂形势的司徒雷登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司徒雷登在燕京大学的留影
司徒雷登1876年出生于杭州一个美国传教士的家庭。1904年他从纽约协和神学院毕业,不久就重返中国,开始了他在中国的传教生涯。他曾是燕京大学首任校长,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卓越人才。司徒雷登从教育家到外交官的转变,还是周恩来的举荐。
1945年11月,原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辞职回国。美国特使马歇尔亟需新任大使协助其进行调停工作。由周恩来举荐,没有政治偏见的“中国通”司徒雷登,成了新任美国驻华大使。
国共谈判
司徒雷登任职后,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和叶剑英等人纷纷发表讲话,欢迎其任命。
司徒雷登担任大使以后,曾竭力在国共双方游说,劝说双方放弃战争。当这一切努力付诸东流以后,他忠实地代表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本意,站在了蒋介石政权一边,极力主张给蒋介石政权全面的援助。
谈判桌上,马歇尔与司徒雷登希望中共能接受蒋介石的条件,停止冲突。周恩来当即指出国民党政府轰炸延安、进攻山东解放区的事实,严词拒绝。处在对立面的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谈判桌下,司徒雷登对周恩来出众的人品十分赞赏。周恩来也将美国政府同它的执行者马歇尔、司徒雷登严格分开,肯定二人为中国和平作出的努力。
1946年,周恩来在南京会见司徒雷登
8月6日,司徒雷登向周恩来转达蒋介石提出的有关国共进行政治谈判的条件,实际上是要求中国共产党放弃军队、屈膝投降,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共代表团的拒绝。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和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发表联合声明,认为国共争论的根本问题“似难获解决之方法”。这等于承认了美国进行的“调处”工作已经失败。
1946年11月,国民党不顾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反对,召开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国共和谈大门被国民党一手关闭。周恩来不得不率领部分代表团成员撤返延安。
离开南京前,周恩来特地买来一只五彩人物敞口瓶,委托负责外事工作的王炳南赠送给司徒雷登,作为永恒的留念。
远渡重洋
这只瓷质花瓶高45厘米,沿口直径17.5厘米,最大腹径20厘米,底径为14.5厘米,腹部主纹饰为八仙图,瓶身为不规则的大冰裂纹,为民国初年江西景德镇窑出的仿明代成化年间之瓷器。当时,国共两党胜负未定,就如同波涛中的八仙,在海上各显神通。这是否预示着若要在大海上航行,只有战胜风浪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呢?
司徒雷登对周恩来的人品一向赞赏,十分珍惜这件礼物。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解放南京,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破产。司徒雷登这个驻华大使,也不得不于8月黯然离华返美。
回到美国后,司徒雷登对此瓶悉心珍藏。每当见到花瓶,他就怀念起周恩来的可贵人品。临终前,他嘱咐秘书傅泾波:“余过世后,此物当归还原主。”
1988年5月19日,傅泾波家中,中间桌上为周恩来赠送给司徒雷登的花瓶
傅泾波牢记司徒雷登的遗愿,在1988年得知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办公旧址将建成革命纪念馆的消息后,老人让女儿傅海澜将这只花瓶护送回来。
1988年5月26日,一场庄重的交接仪式在梅园新村30号举行。至此,这只花瓶从周恩来赠送大使到司徒雷登悉心珍藏,后由傅泾波保存,再由其女儿护送,已辗转经过了42年。
它带着和平的希望远渡重洋,又满载平安的祝福回到了梅园新村。
1994年,花瓶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一级文物。
如今,这只花瓶静静地站在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陈列厅二楼,向络绎不绝的游人诉说着那段深厚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