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嘹亮 回响至今的抗战之音

发布时间:2021-08-01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1939年,《新四军军歌》在炮火与硝烟中诞生,高昂雄伟的旋律响彻大江南北。

  战争年代,歌曲赋予的精神力量尤显珍贵。

  抗战时期,战斗在南京周边的新四军,便传唱着一大批时代特色鲜明、旋律优美动听、鼓舞军心士气的优秀歌曲。

  时至今日,这些穿过炮火连天的岁月、见证了金戈铁马的军歌,依旧深远嘹亮。

  《金牛山上打胜仗》记录大捷

  1941年4月,新四军二师副师长罗炳辉带着两个旅抵达南京六合,巩固与发展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保卫人民生命财产,掩护麦收。

  短短4天,新四军主动出击,连克仪征、天长等地多处日军据点,并进袭天长县城,歼敌150余人。

  日寇胆战心惊,急忙加强防御,并集结力量,准备进犯六合。4月16日夜,驻扬州等地日伪军700余人携带轻重武器,扑向六合。

  而此时,罗炳辉早已根据金牛山地形,布下“梅花桩”阵法,只等敌人上门。

  “梅花桩”阵法,简单说就是把部队打散,成为一个个小组,像钉在地上的梅花桩一样纵深分布,同时各部相互协同。

  深陷其中的日伪军,被打得首尾不能相顾,晕头转向。

  最终,新四军毙伤日伪军500多人,打出了1:10的战损比,堪称大捷。

  战后,当地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妇孺皆知的歌曲——

  新四军,真正强,抗日救国的好榜样。

  金牛山上又打了大胜仗。

  布下天罗和地网,杀得鬼子汉奸没处藏;

  势如破竹的“梅花桩”,杀伤他四五百,

  活捉他几十双,胜利品也挑它几十筐。

  扬州鬼子泪汪汪,汪精卫也大着慌。

  ……

  《茉莉花》温暖抗战岁月

  1942年冬天,时值抗战相持阶段,在华中坚持敌后抗战的新四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

  时年14岁的何仿是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一名小战士。那时,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剧团的团员们晚上演戏宣传,白天走村串户,向人民大众学习民间艺术。

  在随剧团来到江苏的六合、仪征一带时,何仿在金牛湖畔偶遇一位民间艺人,不仅会吹拉弹唱,而且满腹的民歌小调。

  飘着雨雪的冬日,一间茅草屋内,这位30多岁、身材瘦长的民间艺人热情地接待了何仿。艺人穿着破棉袄,戴着破毡帽,从墙上取下胡琴,娴熟地校好琴弦后,便边拉胡琴、边用模仿女声的高八度假嗓音唱起《鲜花调》。

  何仿很快就被这首婉转悠扬、优美动听的民歌深深吸引住了,如获至宝的他当场学唱起来,并一句句地记下了曲谱和歌词。

  从此,旋律优美的《鲜花调》在新四军的队伍中传唱开来,鼓舞了士气,温暖了艰苦的抗战岁月。

  新中国成立后,何仿将《鲜花调》加工整理成为《茉莉花》。

1.jpg

1957年,前线歌舞团表演女声小合唱《茉莉花》

  很快,《茉莉花》在全国传唱开来,并最终走出国门,“香飘四海”,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

  《石臼渔歌》颂赞美丽家乡

  1943年的春天,新四军第一师师部巡视团去苏南新四军第十六旅部队了解工作,孙海云当时是巡视团的团员。

  一天晚上,巡视团随部队渡过长江,越过敌人的宁沪铁路封锁线,辗转来到了高淳、溧阳地区,住在石臼湖边的老百姓家里。

  在一个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的中午,孙海云和几位战友来到石臼湖畔。只见天水相接,茫茫一片。春风吹拂着湖边的青草,湖面荡起了层层波浪,成群的野鸭振翅飞翔,无数的渔帆排列成行,好一幅大自然的美丽图画!

  石臼湖是苏南人民美丽的家乡,当时正是抗日战争艰难的岁月,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动派互相勾结,破坏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孙海云和战友们坚信,总有一天会把敌人统统打倒,过上自由的生活, 唱起幸福的歌儿。

  触景生情,情不可抑,孙海云不禁顺手拣起湖边的贝壳,在沙滩上一气写下了《石臼渔歌》的歌词。一两天后,即由涂克谱了曲。涂克当时是在部队做文艺工作,既擅长美术,又善于作曲。

2.jpg

《石臼渔歌》手抄本

  从此,“天苍苍,水茫茫,石臼湖上是家乡”的歌声便很快地在部队和当地群众中流传开了,歌曲伴着浪涛声,激励军民英勇奋战在石臼湖畔。

  沉烽静柝,歌声依旧嘹亮。一首首或凝聚军魂、或展现军威,抑或鼓舞士气的军中歌曲,成为刻录在人们心底的不朽音符!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