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背后的英雄 筑起抗疫“心防线”

发布时间:2021-08-09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庚子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许许多多的英雄挺身而出,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然而,也有一群特殊的英雄,他们不直面疫情,却守万家平安;他们身居幕后,却能固疫情防线。

  他们便是南京脑科医院的医学心理科专家。

  新冠疫情的突发,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

  疫情期间,久居在家的人们难免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有网友甚至直言自己是在一边玩,一边难过。

  当恐慌、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涌上心头,南京脑科医院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成了人们释放压力、缓解负面情绪的有效通道。

2.jpg

  一通通电话咨询背后,藏着的是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也是一名名医学心理科专家在抗疫幕后的24小时坚守。

  积极肯定自己是战胜孤独感和焦虑情绪的良药——冷医生

  来电求询者是一名年轻小伙子,刚工作没几年。

  假期快结束时,他担心返程时人太多会耽误时间,就提前回到了南京。

  然而当与他合租的室友们都回来以后,他便开始不安,担心从外地回来的室友可能会带回新冠肺炎病毒。

  于是,他单独住进了单位宿舍,暂时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住处。但很快,他又觉得孤单无措,很希望回到家人身边,不料老家已经采取封闭管理,想回去也很难。

  形单影只的孤独、有家不能回的无助、感到一切都不可控的不安,各种强烈的情绪一下子袭来,他的情绪崩溃了。打来电话的前半小时,他一直在哭诉,情绪非常强烈,而我做的就是倾听、接纳、共情,一点点地帮他捋顺情绪。

  此外,我尝试正常化他的情绪,告诉他,在短短几天中,他一下子承受了这么多的情绪,出现现在的状态是正常的。

  这通电话一直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左右,随着情绪的释放、赋能,他的心情渐渐平复,甚至有笑声了。

  他开始从“我没法在宿舍这样待着”的灾难化想法,变成了“我经历了充满挑战的半天,虽然很糟糕,但我应付得不错”。

  那一刻我从心底感谢他内在的力量,也感谢他愿意和我们分享强烈情绪的信任。

  当孤独、恐惧袭来时,独自一人在外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季主任

  有一个来电是个女孩子,她是在年初五回南京来的。

  因为疫情的原因,单位通知初七不能上班,要延迟复工了,然后她就自己待在合租房里面开始隔离14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来越觉得自己像一座孤岛,没办法出去玩,也不能让好朋友来找自己。她开始感到恐惧和害怕,觉得自己很孤独,缺乏关爱。

  再加上前一阵子自己失恋,所以情绪更加的低落,更加的缺乏安全感。可是她又不敢跟家人直接讲,担心爸爸妈妈知道了会害怕。

  所以她打电话来的目的,是要把自己内心的这种焦虑、恐惧、孤独的情绪告诉我们。

  而我们要做的则是认真去倾听、去理解、去接纳她,让她心里边慢慢建立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让她在目前特殊的一个环境里不孤独、不恐惧,让她觉得咨询热线是一个很温暖的热线。

  疫情当前,面对恐慌和焦虑,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林主任

  来电求询者是一位三十几岁的女士,由于对防范疫情的态度和方式与父母丈夫不同而产生一些矛盾。

  这位女士平时就对卫生特别敏感,类似于我们老百姓所说的像洁癖一样。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的反应就比一般人要更强烈。

  她自己有一些防范当然是非常合情合理的,比如说出门戴口罩、戴帽子、戴手套,回来以后把外套脱掉,然后洗手,这些都很合理。

  但有一些防范行为就属于过度了,比如说出门回家后要对头发、衣服、鞋子、手机、包进行彻底消毒,不仅如此,她还要求老公和父母在出门的时候戴防毒面具。

  父母觉得这太过分了,不听从,于是矛盾便产生了。

  其实她之所以做出这些过度防范行为,主要是出于恐惧情绪的反应,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她去觉察自己的恐慌情绪,学习放松情绪的方法,同时也提醒她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也要照顾家人的情绪。

  因为在防范疫情的过程中,我们要应对的不仅仅是新冠病毒,还需要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情绪和家人关系。通过这样的一些引导,她很快就能够理解和认同。

  挂电话之前,她的心情也平复了,说等下就去跟家人道个歉。

  一个电话,就是一次倾听;一个热线,就是一次陪伴;一次帮助,就是一份温暖。疫情面前,南京脑科医院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用真诚、爱心、知识和社会责任感服务群众,为疫情下需要帮助的人们默默传递着一份份信心和力量。

  资料来源:南京好朋友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