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突围 新四军鏖战云台山

发布时间:2021-08-29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位于南京江宁的云台山,主峰高达319米,山势连绵,地形险峻。

  1938年新四军挺进江南后,开辟了横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云台山成了主力部队经常活动的地方。敌人也企图在此钉下楔子,以扑灭横山地区的革命抗日火焰。

  1939年2月26日,云台山突围战打响。面对敌人数倍的兵力,新四军战士浴血奋战,粉碎敌军全歼我军的阴谋。

1.jpg

云台山抗日烈士陵园

  夜宿云台

  1939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七,云台山区后石塘村悄悄进驻了一支队伍。

  这是新四军二支队三团一营的战士们。

  该营由原来的闽西红军明光独立营、独九团三营、十七团、十八团等部队各一部分组成,部队指战员大多来自福建苏区,有着多年的游击战经验,英勇善战。

  此前,营部受命携带两挺轻机枪,在营长邱立生、教导员王荣春的带领下,前往江宁镇一带破坏京芜铁路。途中因情况有变,折回进驻后石塘村。

  村里,村民们热情地招待着子弟兵;村外,部队布置的警戒哨位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晚饭过后,部队整队转移至后石塘附近的曾庄宿营。

  这似乎是一个平静的夜晚。

  而在云台山以南20公里的小丹阳镇上,一名牵着狗的乞丐,匆匆地走进了镇上侵华日军的据点,一路竟是畅通无阻。

  原来,乞丐是日军的情报人员伪装的,在发现一营行踪后,他连夜从云台山赶回了小丹阳镇。

  日军倾巢而出,集结了附近的日伪军一千多人,其中包括日军精锐的伊藤、沃野部队,兵分六路,合围云台山区,妄图“一口吃掉”整个一营。

  黑夜中,日军悄悄占领了云台山的制高点,在分兵搜索新四军队伍的同时,慢慢收拢包围圈。

  危险一步步向曾庄靠近。

  悲壮一战

  2月26日拂晓,天色阴沉。

  在前山头担任警戒的战士曾发现不远处的山坡上,影影绰绰有人走动,误以为是上山砍柴的老百姓,并未注意。

  待到敌人走近时,才知道不好,急喊:“日本兵来了!日本兵来了!”

  哨兵立即鸣枪报警。

  战斗迅速打响,日伪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又有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对一营战士造成极大威胁。首先接敌的哨兵们,见日寇已冲到身旁,立即和敌人进行肉搏,但因寡不敌众,大都光荣牺牲。

  听到枪声后,为了不连累村民,营长邱立生和营教导员王荣春等人当机立断,决定迅速突围。一营战士出村后,计划迅速抢占云台山制高点,翻山转移到安徽境内。

  但云台山的主峰已被日军占据,这使得突围变得异常艰难,邱立生、王荣春等人都在战斗中牺牲了。

  最终,经过反复冲锋,新四军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开辟了突围之路,26名指战员杀出了重围,使敌人全歼一营的企图彻底破产。

  在云台山突围战斗中,日伪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据资料记载,在各方面占据优势的日伪军,被新四军击毙四十余人、重伤二十余人。

  鱼水情深

  在这次战斗中,曾庄等地的百姓不怕牺牲,抢救伤员,掩护突围战士,彰显军民鱼水情深。

  一营一名炊事员突围时,在敌人的包围追赶下,匆忙躲进一户村民家隐蔽。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李大外出,外面枪声阵阵,李大嫂正带着孩子躲在房间的角落里。见新四军战士跑进来,她连忙找出李大的破衣服给炊事员换上,并将他的军装藏好。

  这时,日军冲进李家,用刺刀刺伤了炊事员,认定他是新四军。

  李大嫂不顾危险苦苦哀求,假称炊事员是自己的丈夫,李大嫂的孩子也上前喊着“爸爸”。终于,敌人打消了疑虑,陆续撤出了李家。

  就这样,炊事员被救了下来。

  血洒大地红,英雄悲歌壮。日伪军撤走后,村民含泪掩埋了烈士们的尸体,并将他们的名字写在毛竹片上,每年清明节都上山奠祭。

  1964年5月,中共江宁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兴建云台山新四军抗日烈士墓,将分散埋葬的65名烈士遗骸集中埋入烈士墓穴,同时兴建了纪念亭,立大理石纪念碑。

2.png

云台山抗日烈士陵园纪念碑(摄于2010年)

  2006年,江宁区民政局重修墓园,并将名称更改为“云台山抗日烈士陵园”。陵园山门牌坊高8米、宽15.8米,纪念碑正面刻“云台山抗日烈士永垂不朽”11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同时新建了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的革命史料陈列室,展陈相关实物、照片、图书等史料。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如今的云台山烈士陵园有专人看护,每年清明期间,有上万人前来凭吊祭扫。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庄严的纪念碑向世人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参考资料:《南京红色印迹》

  《新四军与南京》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